时间: 2025-05-04 12:0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2:41
咽云箫鼓传声沸,临水楼台倒影多。
吟绕曲栏无限思,绪风迟日满烟波。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春日宴会场景:山间的箫声和鼓声交织着传来,水边的楼台倒映在水面上,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景象。在曲折的栏杆旁吟诵,思绪无尽,伴随着缓慢的春风,阳光洒满了烟波荡漾的水面。
“上巳”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源于古代春季的祭祀活动,通常在农历三月初三。古人会在这一天举行春游、踏青活动,寓意祈求平安和幸福。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甫,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政治家。他的词风清新婉约,有“词宗”之称。其作品广泛流传,常被后世所推崇。
本诗创作于上巳节,诗人受邀参加宴会,欣赏自然美景,抒发对生活的感慨与思索。此诗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雅致生活的情怀。
这首诗既展现了自然景致的美,又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柔情与思绪。开头的“咽云箫鼓传声沸”便以声入景,声声入耳,仿佛置身于热闹的宴会上,令人感受到节日的欢愉气氛。接着“临水楼台倒影多”则通过水的倒影,增添了诗的层次感与意境,水面如镜,反射出楼台的优美,仿佛人间仙境。
“吟绕曲栏无限思”一句,表达了诗人在美景中吟唱时,无法自已的思绪涌动,似乎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感慨。最后“绪风迟日满烟波”,则描绘出一种春日的宁静与悠然,轻风和煦,阳光洒满,水波荡漾,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声、影、思、风等元素的交织,展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春日游乐场景,深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宴会中的美好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展示了一种优雅、宁静的生活态度。
晏殊与苏轼的作品均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晏殊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流露,而苏轼则常以豪放的气魄著称。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