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4:28
建茶
作者: 晏殊 〔宋代〕
北苑中春岫幌开,
里民清晓驾肩来。
丰隆已助新芽出,
更作欢声动地催。
在北苑的春天,山峦如幌子般舒展,
清晨,村民们肩负着茶叶上山。
丰隆的春风已经帮助新芽破土而出,
人们的欢声笑语更加催促着茶叶的生长。
此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绘春天的茶叶采摘过程,反映了农耕文化和茶文化的交融。茶作为中国传统饮品,象征着生活的富足与和谐。
作者介绍:
晏殊(992年-1055年),字叔原,号小山,宋代著名词人和诗人,曾任宰相,政治生涯颇为显赫。他的词作清新婉丽,富有情感,被后人称为“婉约派”的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宋朝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时期,茶文化逐渐兴盛。诗中描绘了春天茶叶采摘的景象,反映出农民的勤劳和对丰收的期盼,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与幸福。
《建茶》是一首描绘春天茶叶采摘场景的诗,诗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首句“北苑中春岫幌开”描绘了春天茶园的美丽景色,山岫如同帷幔般展开,给人带来一幅生动的画面。接着“里民清晓驾肩来”展现了村民们在清晨背负茶叶的忙碌身影,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朝气蓬勃的生活气息,仿佛能听到清晨的鸟鸣和人们的欢笑声。
“丰隆已助新芽出”一句,既是对春风的赞美,也是对新生命的期待。丰隆的春风象征着自然的馈赠,帮助新芽破土而出,展现了自然的规律与人类的和谐。最后一句“更作欢声动地催”,在描绘出人们欢声笑语的同时,更加突出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整首诗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描绘,体现出作者对茶文化的热爱与对丰收的期待,同时也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茶园的赞美,展现了人们勤劳的生活,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北苑”指的是何种地点?
诗中“丰隆”指的是什么?
诗中描绘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建茶》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