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6:52
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
作者: 晏殊 〔宋代〕
湖上西风急暮蝉。
夜来清露湿红莲。
少留归骑促歌筵。
为别莫辞金盏酒。
入朝须近玉炉烟。
不知重会是何年。
在湖面上,西风急促地吹来,伴随着暮蝉的鸣叫。
昨夜的清露使得红莲湿润。
稍稍停留,归骑催促着歌筵的欢乐。
为了告别,别再推辞那金盏美酒。
清晨时分,必须靠近那玉炉的烟火。
不知道再相会要等到哪一年。
晏殊(991年-1055年),字仲明,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晏殊以其清丽的词风和精致的意象而闻名,常以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象相融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浣溪沙》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雅士们追求诗词的高雅与精致。此时的社会环境中,士人们热衷于聚会、唱和,诗词成为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而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正反映了这种文化背景。
《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是晏殊的一首经典词作,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厚的情感。词的开篇“湖上西风急暮蝉”,即刻引入读者进入一种特定的氛围:西风萧瑟、蝉声凄凉,暗示着秋天的来临,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接着“夜来清露湿红莲”,通过清露滋润的红莲,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美感,与前面描写的萧瑟形成对比,突显出生与死的交替。
“少留归骑促歌筵”一句,描绘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美好回忆的留恋。这里的“归骑”象征着即将离去的人,正是这种离别的情绪,让人倍感珍惜眼前的欢聚时光。而“为别莫辞金盏酒”,则是对友谊的珍视与对即将分别的无奈之情。酒是欢聚的象征,在此刻更显得意义深重。
最后两句“不知重会是何年”,更是将整首词推向高潮,留下了无尽的思考与感慨。未来的相会充满不确定性,正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整首词在优雅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展现了晏殊对人生、自然的独特理解。
整首词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与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选择题:下列哪一句体现了对离别的感伤?
A. 湖上西风急暮蝉
B. 不知重会是何年
C. 入朝须近玉炉烟
D. 夜来清露湿红莲
填空题:诗中“金盏酒”象征着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西风”是指春风。(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