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1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15:38
平门桥下水东驰,万里从军一望时。
乡思旋生芳草见,客愁何限夕阳知。
秦陵无树烟犹锁,汉苑空墙浪欲吹。
不是伤春爱回首,杏坛恩重马迟迟。
在平门桥下,江水向东奔流,
我从军远行,望着那万里长路。
乡愁在芳草间悄然滋生,
而客居他乡的忧愁有多深,夕阳又能知多少呢?
秦陵之地没有树木,烟雾缭绕依然锁住这里,
汉代的花园空荡荡的墙壁,风儿想要随意吹动。
这并不是伤春而回首,
而是杏坛的恩情厚重,马儿却迟迟不前。
作者介绍:吴融,唐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员,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清新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中常常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吴融赴职西川途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反映了士人对家国的责任感,以及在远离故乡时的孤独与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远行的复杂心情。诗的开头以“平门桥下水东驰”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流动和变化的氛围,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旅途的艰辛。接着,“乡思旋生芳草见”将诗人的思乡之情与自然景象结合起来,生动地传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诗中“客愁何限夕阳知”以夕阳作为参照,突显了诗人心中的忧愁和孤独。夕阳的美丽与短暂,反衬出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紧接着“秦陵无树烟犹锁”和“汉苑空墙浪欲吹”,通过历史遗迹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伤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最后两句“不是伤春爱回首,杏坛恩重马迟迟”,则显示出诗人对学问和恩情的追忆,暗示着在生命的旅途中,尽管有过往的美好,但现实的无奈依然让人感到沉重。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精神面貌,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景物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与情怀。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吴融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平门桥”主要象征:
A. 旅行的起点
B. 友谊的象征
C. 财富的积累
D. 战争的结果
诗人对乡思的描述用到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夸张
答案:1.C 2.A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