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迁途中作七首。溪翁》

时间: 2025-05-02 15:08:24

诗句

饭稻羹菰晓复昏,碧滩声里长诸孙。

应嗟独上涔阳客,排比椒浆奠楚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8:24

原文展示:

饭稻羹菰晓复昏,碧滩声里长诸孙。应嗟独上涔阳客,排比椒浆奠楚魂。

白话文翻译:

清晨吃稻米做的羹,黄昏又是菰米汤。碧绿的河滩边,我的孙子们在欢声笑语。想必我这独自上涔阳的旅人,排比香辣的椒浆,来祭奠楚国的灵魂。

注释:

  • 饭稻:稻米做的饭。
  • :一种汤类的食物。
  • :一种水生植物,通常指菰米。
  • 碧滩:指清澈的河滩。
  • 长诸孙:指长时间陪伴孙子们。
  • 涔阳:地名,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
  • 排比:此处意指排好准备的食物。
  • 椒浆:用辣椒做的调味汁。
  • 楚魂:指楚国的灵魂或情感,可能与楚辞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融(约835年-约902年),唐代诗人,字子华,自号静斋,曾任职于地方。吴融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描绘田园风光,表现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吴融南迁的途中,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家人的关怀,反映出他在流离失所中的情感纠结与对过去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饭稻羹菰晓复昏”起,生动描绘了晨昏时分的田园生活,给人一种安宁而温馨的感觉。“碧滩声里长诸孙”则通过孙子们的嬉笑声,表现出家庭的温暖和生活的乐趣。接着,“应嗟独上涔阳客”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尽管外有欢声笑语,内心却感到孤单无依。最后一句“排比椒浆奠楚魂”,通过祭奠的方式,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和对过去的追思,仿佛在为失去的岁月和故乡的灵魂做一场祭奠。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也流露出深厚的乡愁之情。诗人在描写乡村生活的同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使得作品更加丰富和深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饭稻羹菰晓复昏:描绘了人在清晨和黄昏的饮食情况,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朴实。
    • 碧滩声里长诸孙:表现了家庭和睦,孙子们的欢声笑语让人感到温暖。
    • 应嗟独上涔阳客:表达了诗人因独自出行而感到的孤独。
    • 排比椒浆奠楚魂:通过祭奠的方式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饭稻羹菰”和“晓复昏”,形成音韵上的和谐。
    • 比喻:用“椒浆”象征着乡愁与对故土的怀念。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家庭温暖生活的追忆,反映出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感叹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稻米:象征着丰收与生活的基础。
  • 菰米:代表着自然的馈赠与乡村的朴实。
  • 碧滩:象征着宁静与和谐的生活环境。
  • 椒浆:象征着对故乡的情感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羹”指的是什么? A. 米饭
    B. 汤类食物
    C. 菜肴

  2. 诗人的心情在哪一句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A. 饭稻羹菰晓复昏
    B. 碧滩声里长诸孙
    C. 应嗟独上涔阳客

  3. “椒浆”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食
    B. 对故乡的怀念
    C. 家庭的温暖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吴融的《南迁途中作七首》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吴融更侧重于家庭生活的温馨,而王维则强调旅途中的孤寂与对友人的牵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天马二首·其一 武帝求茂才异等诏 李夫人赋 天地 秋风辞 江行十首 其四 江行十首 其三 江行十首 其二 江行十首 晚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焉的成语 乙字旁的字 浅斟低唱 人字头的字 饱看 艸字旁的字 图财害命 阜字旁的字 世幻 举办 干凌 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使开头的成语 磨砻砥砺 青字旁的字 临风玉树 清邃 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