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7:29
谈天有口。指点银瓶惟索酒。把臂周聃。身是嵇康七不堪。昏镫照定。罔两何须频问影。谁是谁非。放著青山自不归。
闲聊时有说有笑,手指着银瓶只想喝酒。臂膀相搭像周聃那样,身世却似嵇康般难堪。昏暗的灯光下,何必再去频繁询问那影子。谁对谁错,放下吧,青山自会无归路。
朱祖谋(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抒情及山水田园之美。其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此诗创作于清代,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酒的向往,也表现了对友人相聚的珍惜。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生活的压力与对自然的向往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中悠然的情感。
《减字木兰花》通过简单的语言描绘了闲适的生活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友谊、酒与自然的向往。开篇“谈天有口”令人感受到轻松、自在的氛围,仿佛置身于友人之间的欢声笑语中。而“指点银瓶惟索酒”则传达了对饮酒的渴望,酒不仅是消遣,更是加深友谊的重要媒介。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提到“把臂周聃”,引入历史人物,周聃的形象传达了对理想交友的渴望。而“身是嵇康七不堪”则透露出一种对自我身份的无奈与自嘲,嵇康的孤高与世俗的背离在这里形成了一种对比,使得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得以展现。
“昏镫照定”在意象上增加了诗的深邃感,暗示着生活的无常以及对过往的追忆,紧接着“罔两何须频问影”则表现了对真相与虚无的哲学思考,反映出一种对人生的洒脱态度。结尾的“放著青山自不归”则表现了一种放下的智慧,既是对现实的释然,也是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在抒情中融入了哲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启发与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饮酒、友谊与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洒脱态度与深刻感悟。诗中流露出一种对真相的追求、对人生的释然,以及对自然的向往,表现了一种超脱的哲学精神。
诗中提到的“银瓶”象征什么?
A. 酒
B. 水
C. 花
“把臂周聃”中的“周聃”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曹操
B. 周瑜
C. 嵇康
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是?
A. 苦闷
B. 洒脱
C. 忧伤
答案: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朱祖谋的《减字木兰花》更侧重于对友谊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个人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感慨。两者都表达了对酒的热爱,但情感基调不同,前者显得更为孤独,后者则充满朋友之间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