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31
岚气浮空,潮声带雨,名区自说江湘。
赤壁崟崎,洞庭浩渺,天边不断帆樯。
楼阁俯斜阳。正烟云万里,归鸟千行。
独鹤飞回,忽传玉笛韵悠扬。凄凉。
鹦鹉堪伤。对萋萋芳草,满目沧桑。
夜静月明,涛生天上,看来一片昏黄。
伫立向茫茫。有渔舟杳霭,芦荻青苍。
把酒中流,当年顾曲想周郎。
诗中描绘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情景。空中弥漫着薄雾,海潮伴随着细雨,名胜古迹自有其独特的韵味。赤壁险峻,洞庭湖浩荡,天边的帆船不断驶来。楼阁俯瞰着斜阳,烟云缭绕,归鸟成行。孤鹤飞回,忽然传来了悠扬的笛声,令人感到凄凉。鹦鹉令人伤感,面对满是芳草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夜晚宁静,明月高悬,涛声在天上回荡,眼前一片昏黄。伫立在这茫茫的景色中,看到渔舟在烟雾中隐约可见,芦苇丛生,青苍一片。举杯畅饮,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想起了周郎的故事。
作者介绍:鲍鼎铨,清代诗人,文人雅士,擅长诗词,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题材,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黄鹤楼,楼临长江,历史悠久,常吸引文人墨客。诗人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对历史的思考、对自然美的感受以及人生的感慨,体现了对过去的怀念。
《望海潮·黄鹤楼》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自然的热爱。开篇以“岚气浮空,潮声带雨”引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诗中不仅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观,还通过赤壁、洞庭等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追思与怀念。
诗的后半部分,随着“夜静月明,涛生天上”的描写,情感逐渐加深。诗人借助自然景象,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沧桑感,尤其是“把酒中流,当年顾曲想周郎”的结尾,既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豁达。
整首诗在意象上相互交织,既有自然的壮丽,也有历史的沉痛,反映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思考与怀念,同时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赤壁”与哪个历史事件相关?
“鹦鹉堪伤”中的“堪伤”意为?
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