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2:34
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
耕凿安时论,衣冠与世同。
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
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
我的宗族中的老祖宗,
秉持着古人的朴实风范。
耕作与开凿都应安定时局,
衣着与礼仪与当今社会一致。
在家中总是早起,
忧虑国家的安定希望年年丰收。
谈到君臣之间的关系,
我胸中自有许多经书的道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世称“诗圣”。他的诗风沉郁顿挫,关注社会民生,常以忧国忧民的情怀贯穿其作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的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回忆古人的风范和理想,表达了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切关怀与思考。
吴宗的古朴和质朴精神在这首诗中得以充分展现,杜甫通过对祖宗的追忆,传递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同时,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与对丰年富足的期盼。诗中提到的“耕凿安时论”,不仅体现了对劳动的崇尚,也暗含了对社会安定的渴望。诗人以质朴的语言描绘出一种和谐的生活理想,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杜甫在这首诗中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他提到的“语及君臣际”,显示了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责任感,表现出他对国家政治的关心。整首诗既有对古人风范的赞美,也有对现实政治的深刻反思,形成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基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家国情怀,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强调了安定社会的重要性,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老孙子”指的是:
A. 朋友
B. 祖辈
C. 同辈
诗人对“耕凿”的态度是:
A. 不屑一顾
B. 赞美和重视
C. 无所谓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个人成就
B. 家国情怀
C. 生活琐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杜甫的诗更偏向于对现实的关注和对社会的思考,而李白则多表现豪放与洒脱。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但同样都是唐诗的瑰宝。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杜甫及其作品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