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2:14
与严二郎奉礼别
杜甫
别君谁暖眼,将老病缠身。
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
商歌还入夜,巴俗自为邻。
尚愧微躯在,遥闻盛礼新。
山东群盗散,阙下受降频。
诸将归应尽,题书报旅人。
与君分别,谁能温暖我这双眼睛?我已年老多病,身心俱疲。眼泪流出,正值夕阳西下,迎风而立,看那飞扬的尘土。商人唱着歌,夜幕降临,巴蜀的风俗与我对邻。感到惭愧,微薄的身躯仍在这里,远远听闻盛大的礼仪新鲜进行。山东的盗贼已然散去,朝廷阙下频频接受投降。诸位将领归来时,应当尽心尽力,写信报答远道而来的旅人。
杜甫的这首诗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诗中的“山东群盗散”指的是当时的动乱局势,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定的渴望,以及对社会动荡的忧虑。“阙下受降频”则与当时的政治局势有关,暗示着国家的恢复与安定。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诗圣”。他的诗歌以深刻的社会现实主义著称,关注民生疾苦,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关切。此诗作于唐代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人民苦难,杜甫在这段时期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杜甫与朋友严二郎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动乱和个人困境的深切感受。
这首诗通过对离别情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别君谁暖眼,将老病缠身”,深刻刻画了诗人因离别而产生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年老多病的身心疲惫。接下来的“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则通过夕阳与飞尘的对比,突出诗人在自然景象中感受到的无奈与惆怅。诗中“商歌还入夜”与“巴俗自为邻”展示了在动荡时代,身边人们却依然沉浸于各自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使诗人感到更为孤独。最后两句提到“山东群盗散,阙下受降频”,不仅反映了历史背景,还表现出诗人对国家恢复的期盼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关注社会、关心民生的诗人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杜甫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的眷恋,也有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体现出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社会动乱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别君谁暖眼”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伤感 B. 开心 C. 愤怒
“尚愧微躯在”中“微躯”指的是什么? A. 身体微薄 B. 心情微弱 C. 生活微不足道
“山东群盗散”中提到的“群盗”指的是什么? A. 强盗 B. 军队 C. 商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