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1:57
大江东去和东坡词三首 俨山学士示病中词一阕乃有辟谷寻山之语予广其意而慰答之 其二
玉署仙翁,缘底事身病偶须药物。
杜老吟诗因太瘦,却忆寻山面壁。
世事浮云,利名蜗角,去住怜鸿雪。
荆州争夺,空叹昔时豪杰。
只须满引金尊,高弹锦瑟,四座燕歌发。
秉烛观游聊此夕,莫问人间兴灭。
松柏凌寒,桑榆收晚,勋业看黄发。
木天兰省,正要平分风月。
这首诗的内容表达了作者在生病期间的感悟与思考。玉署的仙翁(即老者)因身体生病暂且需要药物,而杜甫因身体过于消瘦而吟诗,回忆起以前在山中面壁的日子。世事如浮云,利名不过是蜗角之争,离去与停留都惹人怜惜。荆州的争夺战使人空叹昔日的豪杰。此时只需要把酒畅饮,高歌锦瑟之音,四周的人都齐声歌唱。烛光下观游聊聊此夜,不必询问人间的兴衰。松柏在寒冬中依然挺立,桑榆之年收获晚霞,功业最终都化作白发。木天兰省(指平分风月),正要与人分享这份宁静与美好。
作者介绍:严嵩(1480年-1559年),明代著名政治家、诗人,因其在政治上的权势而备受争议。他的诗作多描绘个人感受及社会现象,风格上有时显得沉重。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作者生病期间创作的,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及对世事的观察。通过对杜甫的引述,表达了对于健康、名利和自然的深刻体悟。
这首诗通过玉署仙翁的形象,传达了在病中对于生活的深刻反思。严嵩将自身的病痛与杜甫的瘦弱相联系,暗示文人常因忧国忧民而消瘦,表现出文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诗中提到的“世事浮云”,揭示了对于名利的淡然态度,强调了人生的无常与短暂。荆州的争夺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人性中贪婪与争斗的写照。相对而言,作者更向往那种饮酒作乐的洒脱与恬淡,表达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最后提到的松柏与桑榆,象征着坚韧与成熟,反映了人生的另一种境界:在于宁静和淡泊中寻求内心的平衡与和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健康的关注、对世事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展示了一种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态度。
诗词测试:
“世事浮云”中的“浮云”比喻什么?
“杜老吟诗因太瘦”中“杜老”指的是哪位诗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