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冬至夜》

时间: 2025-07-28 20:49:57

诗句

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

心灰不及炉中火,

鬓雪多于砌下霜。

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

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0:49:57

诗词名称: 冬至夜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
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
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
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白话文翻译:

随着年岁渐长,我的心情总是感到忧郁,
身体日渐衰弱,头发也变得苍白。
心中的灰暗,甚至不及炉火的温暖,
头发上的白雪,胜过地面上的霜冻。
三峡南边的宾城是最远的地方,
而一年中冬至的夜晚特别漫长。
今夜我才开始觉得房间冷清,
坐等寒衣寄给孟光。


注释:

  • 襟怀:指人的内心情怀,常与忧愁相连。
  • 须鬓:指胡须和鬓发。
  • 苍浪:形容头发变白,像波浪一样。
  • 心灰:心情失落,失去希望。
  • 炉中火:指炉子里的火,象征温暖。
  • 鬓雪:形容鬓发中的白发。
  • 砌下霜:地面上的霜。
  • 三峡南宾城:三峡地区的宾城,表示距离遥远。
  • 房栊:房间,窗户。
  • 寒衣:指冬季的衣物,孟光是古代的一个典故,指托人送寒衣。

典故解析:

孟光是汉代的一个人物,因其为人仁厚而被称赞。此处提到孟光,意味着诗人希望借助他人之手送来温暖的衣物,表达了对温暖和关怀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平易近人,常以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为题材,情感真挚,语言通俗易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身体衰老、心情抑郁之时。冬至是冬季的一个重要节气,象征着寒冷的加深,诗人在此时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孤独。


诗歌鉴赏:

《冬至夜》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冬至之夜的孤寂与忧愁。开头两句便以衰老和疾病引入,传达出一种无奈和痛苦的心境。尤其是“心灰不及炉中火”,将内心的温暖与外界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助。接下来的“鬓雪多于砌下霜”,不仅描绘了白发的增加,也象征着岁月的飞逝与生命的无常。

“冬至夜偏长”一句则强调了冬至的漫长与寒冷,正如诗人此刻的心情,沉重而又冗长。最后两句,诗人感受到房间的寒冷,暗示着生活的孤单,期待着寒衣的温暖,这既是对温情的渴望,也是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整体来看,诗作运用简单却细腻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充满了对温暖和关怀的向往,展现出白居易成熟的诗歌艺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去襟怀常濩落:随着年龄增长,内心的忧愁和不安愈加明显。
  2. 病来须鬓转苍浪:身体的疾病让头发变白,形象地表现出衰老。
  3. 心灰不及炉中火:内心的失落感比不上火炉的温暖,显示出心灵的寒冷。
  4. 鬓雪多于砌下霜:头发的白发多于地上的霜,象征着衰老的加剧。
  5. 三峡南宾城最远:远方的宾城代表遥远的归宿,暗示孤独感。
  6. 一年冬至夜偏长:冬至的夜晚特别漫长,象征着孤独和无尽的等待。
  7. 今宵始觉房栊冷:今夜才意识到房间的寒冷,反映情感的孤寂。
  8. 坐索寒衣托孟光:等待寒衣的到来,寄托了温暖与关怀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苍白的头发比作波浪,形象生动。
  • 对仗:如“心灰”与“炉中火”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白发与霜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衰老的感慨、对生命短暂的思考,以及对温暖的渴望,情感基调沉重而又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襟怀:象征内心的情感与思想。
  • :象征温暖与生活的希望。
  • 霜与雪:代表寒冷与衰老的象征。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象,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深刻地揭示了人对温暖的渴望和生命无常的哲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在《冬至夜》中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孤独
    C. 激动

  2. 在诗中,“鬓雪多于砌下霜”是用来形容什么? A. 头发变白的速度
    B. 身体的健康状况
    C. 房间的寒冷

  3. “心灰不及炉中火”这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温暖
    B. 失落
    C. 幸福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冬至夜》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孤独和思念的情感,但白居易更侧重于衰老与内心的寒冷,而杜甫更多地表现对亲人的思念与忧愁。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展现了唐诗的丰富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和子瞻同王胜之游蒋山 示德逢 书任村马铺 秋怀 寓言六首 欲雪 字谜诗二首 送叔康侍御 送纯甫如江南 夜闻流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羹藜唅糗 殒身不恤 听览 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糹字旁的字 逃背 盲人骑瞎马 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各司其事 秘而不露 精神百倍 月字旁的字 明镜止水 包含舒的成语 走之旁的字 耆壮 鼎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