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3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4:54
《姑苏杂咏 南园》
作者: 高启 [明代]
君不见平乐馆,古城何处寒云满。
君不见奉诚园,荒台无踪秋草繁。
白日沉山水归海,寒暑频催陵谷改。
皇天大运有推移,富贵于人岂长在。
请看当年广陵王,双旌六纛何辉光。
幸逢中国久多故,一家割据夸雄强。
园中欢游恐迟暮,美人能歌客能赋。
车马春风日日来,杨花吹满城南路。
叠石为山,引泉为池,辟疆旧园何足奇。
经营三十年,欲令子孙永保之。
不知回首今几时,繁华扫地无复遗。
门掩愁鸱啸风雨,种菜老翁来作主。
空余怪石卧池边,欲问兴亡不能语。
春已去,人不来。
一树两树桃花开,射堂踘圃俱青苔。
何须雍门琴,但令对此便可哀。
人生不饮胡为哉?人生不饮胡为哉?
你看那平乐馆,古城何处寒云弥漫。
你看那奉诚园,荒台上无踪影,秋草繁盛。
白日沉入山水,归入大海,寒暑交替,陵谷变迁。
上天的运势总是推移,富贵于人根本无法长久。
请看当年的广陵王,双旌六纛何等辉煌。
幸好中国历史悠久,割据的局面彰显了雄强。
在园中欢游恐怕已是迟暮,美人能唱歌,客人能赋诗。
车马和春风日日而来,杨花满城南路飞舞。
叠石为山,引泉为池,开辟的旧园其实并不奇特。
经营三十年,希望子孙永远保有。
却不知今已回首多少时,繁华已被扫地无遗。
门扉紧闭,愁苦的鸱啸风雨,种菜的老翁来作主。
只剩下怪石卧在池边,想问兴亡却无从开口。
春天已去,人也不再来。
一树两树的桃花盛开,射堂的园圃都被青苔覆盖。
何须雍门的琴,只要在这里就可以感到悲哀。
人生不饮,何必活着呢?人生不饮,何必活着呢?
作者介绍:高启(不详-约公元前152),字季明,号黎庵,明代初期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慨。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常常关注社会现象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与人事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繁华过往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诗中通过景物描写与历史典故,展现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历史和人生的感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盛衰无常的思考。开头两句通过“平乐馆”和“奉诚园”的对比,将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形成强烈反差,立即引起读者的注意。接下来的几句通过自然的变化,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富贵于人岂长在”的主题。
在历史的回顾中,诗人提到广陵王的辉煌,显示了历史上曾经的荣耀与今日的无奈,进一步强化了对历史的思索。作者在园中游玩,感受到的却是“迟暮”的愁苦,显现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无力感。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园中景象,倒影出人们的欢愉与日常生活,然而环境的变化却使得这一切显得格外苍凉。“空余怪石卧池边,欲问兴亡不能语”一句,饱含了对历史的沉思与无声的叹息。
整首诗在音韵上和谐,情感真挚,既有哲理性思考,又有丰富的情感体验,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孤独与无奈。
逐句解析:
君不见平乐馆,古城何处寒云满。
你看看那平乐馆,古城中何处寒云弥漫。
君不见奉诚园,荒台无踪秋草繁。
你看看奉诚园,荒台上无踪影,秋草却繁盛。
白日沉山水归海,寒暑频催陵谷改。
白天的日头沉入山水,归入大海,寒暑交替,山川变迁。
皇天大运有推移,富贵于人岂长在。
上天的运势总是推移,富贵于人怎能永驻?
请看当年广陵王,双旌六纛何辉光。
请看曾经的广陵王,双旌六纛何等辉煌。
幸逢中国久多故,一家割据夸雄强。
幸好中国历史悠久,多了许多故事,一些割据势力显得雄强。
园中欢游恐迟暮,美人能歌客能赋。
在园中欢游恐怕已是迟暮,美人能唱歌,客人能赋诗。
车马春风日日来,杨花吹满城南路。
车马与春风日日而至,杨花飞舞满城南路。
叠石为山,引泉为池,辟疆旧园何足奇。
叠石成山,引泉成池,开辟的旧园其实并不奇特。
经营三十年,欲令子孙永保之。
经营三十年,希望子孙能永远保有这份产业。
不知回首今几时,繁华扫地无复遗。
不知回首如今已是何时,繁华早已扫地无遗。
门掩愁鸱啸风雨,种菜老翁来作主。
门扉紧闭,愁苦的鸱啸风雨,种菜的老翁来作主。
空余怪石卧池边,欲问兴亡不能语。
只剩下怪石卧在池边,想问兴亡却无从开口。
春已去,人不来。
春天已去,人也不再来。
一树两树桃花开,射堂踘圃俱青苔。
一树两树的桃花盛开,园圃都被青苔覆盖。
何须雍门琴,但令对此便可哀。
何必再弹雍门的琴,只要看到这一切便可感到悲哀。
人生不饮胡为哉?
人生不饮,何必活着呢?
修辞手法: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姑苏杂咏 南园》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高启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广陵王”象征什么?
A. 和平
B. 劳动
C. 繁华与无常
D. 富贵
诗中“何须雍门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悲伤
C. 忧愁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