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1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18:05
落月沈馀影,阴渠流暗光。
蚊声霭窗户,萤火绕屋梁。
飞幌翠云薄,新荷清露香。
不吟复不寐,竟夕池水傍。
落下的月亮沉入了余影之中,阴暗的水渠流淌着微弱的光。蚊子的嗡嗡声弥漫在窗户旁,萤火虫在屋梁上飞舞。轻纱般的翠云稀薄,新荷散发着清新的露水香气。我既不吟唱,也无法入睡,整夜都在池水边徘徊。
元稹(779年-831年),唐代诗人,与白居易齐名,主张诗歌应反映现实生活,关注社会问题。他的作品多以情感细腻、语言简练著称。
此诗创作于诗人闲暇时分,表达了他对夜晚景色的细腻观察及内心的孤独感。诗中描绘的环境和情境,恰好反映了诗人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孤独。
《落月》是一首描写夜晚景色的小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和内心的孤独情怀。开篇“落月沈馀影,阴渠流暗光”通过描绘月亮的落下,营造出一种静谧的夜晚氛围。月光沉没,水渠流动,暗光中的一切似乎都在沉思。接下来的“蚊声霭窗户,萤火绕屋梁”则通过声音和光影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夜晚的生动感。
诗中“飞幌翠云薄,新荷清露香”用意象描绘了夏夜的美丽,绿色的云彩轻盈而薄,清新的荷香扑面而来,给人以清爽的感觉。然而,诗的最后两句“不吟复不寐,竟夕池水傍”则转向了内心的孤独,诗人难以入睡,徘徊在池水旁,体现了他在美丽夜色中所感受到的深刻孤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内心情感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宁静的感受,折射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中“落月沈馀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宁静
C. 快乐
诗中提到的“新荷”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消逝
B. 生命的美好
C. 生命的艰辛
诗人为什么“竟夕池水傍”?
A. 因为思念
B. 因为孤独
C. 因为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