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金陵十二钗正册——王熙凤》

时间: 2025-07-28 08:55:56

诗句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8:55:56

原文展示: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那些普通的鸟儿偏偏在乱世中出现,大家都知道喜欢这样的才子佳人。最初的三个人木头人,哭向金陵的事情更加悲哀。

注释:

字词注释:

  • 凡鸟:普通的鸟,指那些没有特别高贵品种的鸟。
  • 末世:乱世,指动荡不安的时代。
  • 爱慕:喜爱、仰慕。
  • 一从二令三人木:这里的“木”可能是指木偶,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三个人像木偶一样受控,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哀。
  • 金陵:指南京,古代称为金陵,是重要的文化和政治中心。

典故解析:

  • 金陵:古代六朝的都城,曾经繁华,如今却因战乱而衰败,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在动荡中失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雪芹(1715年-1763年),清代小说家,代表作《红楼梦》被视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曹雪芹生于官宦之家,经历过家道中落,深刻体会到人生的无常与悲剧。

创作背景: 《金陵十二钗正册》是《红楼梦》中重要的部分,描绘了众多女性角色的命运。此诗写于曹雪芹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受,以及对女性命运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鸟与木的意象,传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开头的“凡鸟”意指那些平凡的人物,生于乱世,无法展现自己的才华,令人感到无奈与哀伤。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了一种深切的悲凉,尤其是“哭向金陵事更哀”,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对已逝繁华的无限怀念以及对命运的无力感。诗歌中的每一个字句都渗透着对生活的深思,反映出作者对社会动荡、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凡鸟偏从末世来:普通的鸟儿在乱世中出现,象征着生活中的平凡人。
  2. 都知爱慕此生才:无论是什么人,都渴望有才华的人生。
  3. 一从二令三人木:暗喻那些被动的人们,犹如木偶般无奈。
  4. 哭向金陵事更哀:对金陵的悲哀感叹,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比作鸟,表达生活的无奈。
  • 拟人:让无生命的事物(鸟、木)具有人类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对美好人生的渴望以及对命运的深切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希望,也暗示着生活的悲剧。
  • 金陵:代表过往的辉煌与现状的悲哀。
  • :象征无助与被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曹雪芹
    • C. 李白
  2. “金陵”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凋零
    • C. 安宁
  3. 诗中提到的“三人木”是指什么?

    • A. 三个朋友
    • B. 三个木偶
    • C. 三个诗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其他诗词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可以对比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乱世的悲哀,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强调了国家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奈,而曹雪芹则侧重于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同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红楼梦》- 曹雪芹
  • 《中国古典诗词选》- 选编
  • 《清代文学研究》- 研究论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程给事知越州 寄怀陶云汀内翰 寄春槁 过方山 题沃洲山字岩 昨承彦卿先生过访,赋此志幸,即次彦翁贻竹宾韵 同日詶仰菶斋 东沈作宾 东金子山 黄紫卿观海图张怀白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毋字旁的字 将开头的成语 风轻云净 包含巌的词语有哪些 弊帚自珍 雕虎焦原 飠字旁的字 业荒于嬉 五恶 哺结尾的成语 外宗 流淫 攴字旁的字 踵接肩摩 韦字旁的字 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恰则 丿字旁的字 褭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