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1:04
共来江海上,清论一宵同。
禅榻浑依旧,心期浩已空。
惊春花落树,闻梵涧摇风。
二谛欣咨启,还应梦寐通。
我与你一起到江海之上,清谈了一晚上。
禅榻依然如故,我的心愿却已空荡荡。
春天的花儿在树上悄然落下,听到梵音在山涧中随风荡漾。
关于二谛的讨论让我感到欣喜,或许在梦中也能领悟到其中的道理。
欧阳衮(生卒年不详)是唐代的一位僧人,著名的禅宗大师,作品多以禅理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常常反映出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他在月峰寺时,回忆与理公的谈论。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禅意对话,表达了作者对过往哲学讨论的怀念和内心的空灵。
《月峰寺忆理公》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诗的开头,作者通过“共来江海上,清论一宵同”描绘出与理公共同探讨哲理的场景,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清谈氛围。接着,作者感慨“禅榻浑依旧,心期浩已空”,这里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空虚,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求和失落。
在自然意象的描写上,作者用“惊春花落树,闻梵涧摇风”增加了诗的感性,春天的花落象征着生命的流转与短暂,而“梵涧摇风”则暗示了佛教的宁静与智慧。最后一句“二谛欣咨启,还应梦寐通”则让整首诗升华,反映出一种对真理的渴求,诗人希望通过梦境再度领悟到深刻的道理。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禅宗哲学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怀念和对哲理的追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江海”象征什么?
A. 广阔的空间
B. 深邃的哲理
C. 友谊的纽带
D. 以上都是
“二谛”指的是哪两个层面?
A. 世俗谛和胜义谛
B. 现实与幻想
C. 友情与爱情
D. 心灵与自然
可以将《月峰寺忆理公》和王维的《鸟鸣涧》进行比较,前者更多表现在于人与自然、人与哲理的对话,而后者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宁静。两首诗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但在情感基调上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