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3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31:58
泠泠秋阁大江临,中有幽人襺玉琴。
一自霓裳檀板歇,几回铁瓮戟枝沈。
孤钟断续迷寒雨,冷焰高低起暮阴。
此日孝然如可作,白头肯负紫芝心。
在清冷的秋天,阁楼旁大江流淌,里面有位幽人正在弹奏玉琴。
自从霓裳和檀板的乐声停歇,多少次铁瓮和戟枝在水中沉没。
孤钟断断续续,在寒雨中迷惘,冷焰在昏暗的阴云中时高时低。
今天的孝然若能成就,白头时还敢辜负紫芝的心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白头肯负紫芝心”,引自古代文人对理想和志向的追求。紫芝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德和追求,表达诗人对理想的执着。
作者介绍: 施何牧,清代诗人,以清新的笔法和深邃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赠焦山人》创作于清代,可能是施何牧对友人的赠诗。焦山人或指隐士,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这首诗以清秋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透过幽静的山水,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高洁理想的追求。诗中的“泠泠秋阁”描绘了一个清冷的秋天,给人一种静谧的氛围,似乎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大江流淌,象征着生命的不断流动,而幽人弹琴则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坚持。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音乐与自然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独而高远的意境,尤其是“一自霓裳檀板歇”,让人感受到美好事物的短暂与珍贵。后半部分转向孤钟与冷焰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难以忍受的寂寞与内心的挣扎。
整首诗以“此日孝然如可作”作结,流露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不甘。诗人以“白头肯负紫芝心”自问,回顾自己的人生选择,表现出对理想的坚守与不屈,具有强烈的人生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自然与音乐的结合,诗人展现了个人情感与理想追求的坚持,传递出一种高洁的情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泠泠秋阁”中“泠泠”形容的是:
A. 声音清脆
B. 颜色鲜艳
C. 温暖和煦
D. 轻快活泼
“白头肯负紫芝心”中的“紫芝”象征的是:
A. 财富
B. 权力
C. 高洁的品德
D. 名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施何牧的《赠焦山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施何牧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色传达安宁与和谐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