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3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32:55
《丹元子步天歌 天市垣》
作者:王希明 〔唐代〕
下垣一宫名天市,
两扇垣墙二十二。
当门六角黑市楼,
门左两星是车肆。
两个宗正四宗人,
宗星一䨥亦依次。
帛度两星屠肆前,
候星还在帝坐边。
帝坐一星常光明,
四个微茫宦者星。
以次两星名列肆,
斗斛帝前依其次,
斗是五星斛是四。
垣北九个贯索星,
索口横者七公成。
天纪恰似七公形,
数著分明多两星。
纪北三星名女床,
此坐还依织女傍。
三元之象无相侵,
二十八宿随其阴。
水火土木并与金,
以次别有五行分。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叫做“天市”的宫殿,下方有二十二根墙柱,正门是六角形的黑市楼,左边是车市。这里有两个宗正和四个宗人,宗星一个一个地排列。帛度两星在屠肆前,候星则在帝坐旁。帝坐上有一颗星常常闪耀,旁边四颗微弱的星则是宦官。接下来是两颗星分别列在市场,斗和斛在帝座前依次排列,斗代表五星,斛代表四星。垣北有九个贯索星,横着的索口则是七公。天纪就像七公的形状,清楚地标出了多出两颗星。纪北的三星叫做“女床”,它依偎在织女旁边。三元的象征没有相互侵犯,而二十八宿则随其阴影变化。水、火、土、木和金,各自分别组成五行。
王希明,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以描绘天文、地理、及宇宙哲学著称,往往表现出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观察。
《丹元子步天歌 天市垣》创作于唐代,正值中国古代天文学和星象学高度发展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对天市垣的描绘,表达了对宇宙和天文的认识。
《丹元子步天歌 天市垣》是一首将天文与诗歌相结合的作品,展示了古代人对宇宙的思考与探索。诗人通过对“天市”这一概念的描绘,展现了丰富的星象和天文知识,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特别是在描写“帝坐”和“宦者星”时,诗人传达出一种天上人间的联系,强调了人类与宇宙之间的神秘关系。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既有具体的星辰,又有抽象的宇宙秩序。通过对“斗斛”的排列,诗人将古代的度量衡与星象结合,展示了古人对宇宙的精确理解。此外,诗中提到的五行理论,进一步深化了宇宙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深邃。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王希明以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哲理,启发读者对宇宙和生命的进一步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和思想价值。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探索人与宇宙的关系,通过对天市的描绘,体现出古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与理解,同时表达出宇宙的秩序与和谐。
诗词测试
诗中的“天市”是指什么?
a. 地上的市场
b. 天上的宫殿
c. 人的家
“斗斛”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食物
b. 宇宙秩序
c. 交通工具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