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9:25
七夕咏怀
作者:梅尧臣 〔宋代〕
织女无耻羞,年年嫁牵牛。
牵牛苦娶妇,娶妇不解留。
来往一夕光,奕奕河汉秋。
轻传人世巧,未知何时休。
喜鹊头无毛,截云驾车輈。
老鸦少斟酌,死欲同造舟。
明月不到晓,是夜曲如钩。
天意与物理,注错将何求。
尝闻阮家儿,犊鼻竹竿头。
人生自有分,岂媿曝衣楼。
这首诗描绘了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对爱情与命运的思考。诗中提到织女并不知羞,每年都嫁给牛郎,牛郎为了娶她而苦恼,而她似乎并不懂得留住爱情。每年的七夕,河汉的美丽光景仿佛在提醒人们那短暂的相聚。诗人感叹人生的无常,仿佛是人世间的技巧也无法改变命运的安排。喜鹊没有羽毛,难以驾车渡云,老鸦也少了饮酒的兴致,生死之间似乎无所依托。明月在早晨无法照亮,夜晚的曲调如钩般缠绵。天意与自然法则的错位,让人对命运无从追求。诗中提到阮家儿的竹竿,仿佛在提醒人们人生的分分合合,何必在意那些表面的荣华富贵。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梅溪,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著称,是宋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七夕咏怀》创作于宋代,正值七夕节前夕,诗人因怀念牛郎织女的故事而作,抒发对爱情、命运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理解。
《七夕咏怀》以牛郎织女的传说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思考。全诗通过对织女和牛郎的描写,揭示了爱情在自然法则面前的脆弱与无奈。首联以“无耻羞”开篇,直接揭露织女在爱情中的无奈与无情,随后转向牛郎的苦恼,形成强烈的对比,突显了两者间的情感纠葛。
诗中“来往一夕光”描绘了七夕这一美好时刻的短暂,展现了人们在爱情中所追求的美好与瞬息万变的现实。后面的几句用意象丰富的比喻,表现了爱情的难以捉摸与人生命运的无常,尤其是“明月不到晓”,暗示着即使是美好的事物也难以持久。
诗的最后两句“人生自有分,岂媿曝衣楼”更是深入探讨了人生的命运,强调人生的分合是自有天命的结果,既有对自身命运的接受,也有对生活的哲学思考。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邃,既有对爱情的咏叹,也有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梅尧臣作为宋代诗人的深厚功力。
织女无耻羞,年年嫁牵牛
牵牛苦娶妇,娶妇不解留
来往一夕光,奕奕河汉秋
轻传人世巧,未知何时休
喜鹊头无毛,截云驾车輈
老鸦少斟酌,死欲同造舟
明月不到晓,是夜曲如钩
天意与物理,注错将何求
尝闻阮家儿,犊鼻竹竿头
人生自有分,岂媿曝衣楼
整首诗探讨了爱情与命运之间的关系,表现了对牛郎织女故事的感慨,最终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自有分数的哲学思考,传达出一种对命运的接受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织女”是指谁?
“明月不到晓”在诗中意味着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