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4:58
寄王江州
梅尧臣 〔宋代〕
休嗟谪官去,山根胜穷边。
当职言无隐,他时事好还。
何尝闻堠火,唯是对烟烟。
渐到盆城否,犹期信可传。
不必惋惜我被贬离去,山脚下的景色胜过贫瘠的边境。
在职任期间言语没有隐瞒,今后事情会好转。
何曾听说堠火(指战乱),只是面对烟雾而已。
渐渐地到了盆城,仍然期待有信可以传送。
“谪官”是古代对贬官的称谓,常见于诗词中,表达作者对自己处境的不满与无奈。“山根”与“穷边”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对高山与贫瘠边境的不同感受。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德润,号霜崖,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山水田园,情感真挚,兼具抒情与叙事。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被贬之际,表达了对被贬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诗中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希望。
这首诗以“休嗟谪官去”开篇,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被贬的态度,既没有怨怼,也没有悲伤,反而展现出一种从容与淡然。紧接着“山根胜穷边”,将归宿与心境进行对比,强调即使身处逆境,依旧欣赏到大自然的美好,体现了诗人的豁达与乐观。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何尝闻堠火,唯是对烟烟”传达了对外界局势的观察,暗示了对动荡局势的淡然态度。最后一句“犹期信可传”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暗含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淡然态度与对未来的希望,强调即使在逆境中也要欣赏生活的美好。
诗词测试:
诗人对被贬的态度是?
A. 悲伤
B. 愤怒
C. 淡然
D. 兴奋
诗中提到的“盆城”指的是?
A. 一个地方
B. 诗人的家乡
C. 战乱之地
D. 自然景观
诗中“何尝闻堠火,唯是对烟烟”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战争的恐惧
B. 诗人对外界局势的淡然
C. 诗人对未来的无奈
D. 诗人对生活的失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