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5:16
宝观主白鸲鹆歌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鸲鹆鸲鹆,众皆如漆,尔独如玉。
鸲之鹆之,众皆蓬蒿下,尔自三山来。
三山处子下人间,绰约不妆冰雪颜。
仙鸟随飞来掌上。来掌上,时拂拭。
人心鸟意自无猜,玉指霜毛本同色。
有时一去凌苍苍,朝游汗漫暮玉堂。
巫峡雨中飞暂湿,杏花林里过来香。
日夕依仁全羽翼,空欲衔环非报德。
岂不及阿母之家青鸟儿,汉宫来往传消息。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美丽的白鸲鹆,它的色彩如同美玉,其他鸟儿的颜色则像漆黑的碳。它从三山而来,身姿婀娜,宛如未妆的冰雪之美。仙鸟飞来,轻轻停在手掌之上,时常轻拂。人心与鸟意之间毫无猜忌,白鸲鹆的羽毛与指尖如同霜雪一般洁白。有时它飞向苍天,白天游玩,傍晚回到华丽的宫殿。巫峡的雨中飞行会让它的羽毛略显湿润,而杏花林中则传来它的香气。日夜之间,它全心依恋着仁德之心,空想要衔来环佩却无以报答。难道比不上家中那只青鸟,能在汉宫之间传递消息?
作者介绍
韦应物,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701年,卒于761年。其诗风朴素自然,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韦应物对自然的观察及其内心情感的抒发中产生的。通过描写一只美丽的白鸲鹆,表现了对自由、纯洁和高洁情操的向往。
《宝观主白鸲鹆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鸲鹆的美丽,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鸟与人、自然与人心的和谐。诗的开头便将白鸲鹆与其他鸟类进行对比,强调它的独特与高贵。接着,诗人通过对三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意境,显示出白鸲鹆的不凡来历和其天生的丽质。
诗中“人心鸟意自无猜”一句,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情感交融的理想追求。同时,“日夕依仁全羽翼”句,表现了白鸲鹆对人情的依恋,深化了诗的情感层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清新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自然之美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联结,令人沉醉在诗意的世界中,仿佛能感受到那份纯净与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鸟类的美丽与自由,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纯洁情操的向往和对人心的珍视。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还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人性美好的向往。
诗词测试
以下哪一句描述了白鸲鹆的外貌?
A. “日夕依仁全羽翼”
B. “尔独如玉”
C. “巫峡雨中飞暂湿”
答案:B
诗中提到的“三山”象征什么?
A. 自然的险峻
B. 高洁与仙境
C. 生活的困惑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青鸟”代表什么?
A. 自由
B. 消息与希望
C. 美丽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