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珊瑚》

时间: 2025-05-07 07:01:30

诗句

绛树无花叶,非石亦非琼。

世人何处得,蓬莱石上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1:30

原文展示:

咏珊瑚
作者:韦应物 〔唐代〕
绛树无花叶,非石亦非琼。世人何处得,蓬莱石上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绛色的树木没有花和叶子,它既不是石头也不是美玉。世人在哪里能够得到这样的东西呢?这样的珊瑚只生长在蓬莱的石头上。

注释:

  • 绛树:绛色的树木,指珊瑚树的颜色。
  • 无花叶:没有花和叶子,形象地描绘了珊瑚的特征。
  • 非石亦非琼:既不是石头也不是美玉,说明珊瑚的独特性。
  • 世人何处得:世人从哪里能够得到这样的美物呢?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珍稀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韦应物,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39年,卒年不详,曾任职于朝廷,性格高洁,诗风清丽,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韦应物游览海边,见到珊瑚的灵感下创作的。珊瑚在古代被视为珍贵的物品,象征着美丽和稀有,诗人在描述珊瑚时,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间珍宝的渴望。

诗歌鉴赏:

韦应物的《咏珊瑚》以简练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神奇与美丽。诗的开头以“绛树无花叶”描绘珊瑚的外观,给人以视觉冲击,绛色的鲜艳与无花无叶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珊瑚的独特之处。接下来的“非石亦非琼”,则进一步强调了珊瑚的独特性,既不是常见的石头,也不是贵重的美玉,彰显出它的稀有和珍贵。

“世人何处得”一句,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感叹,诗人似乎在问世人,在哪里能够找到如此美丽的珍品。这种追求与渴望在“蓬莱石上生”中得到了升华,蓬莱作为一个传说中的仙境,代表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通过这两句,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珊瑚的赞美,也展示了人对自然美的渴望和对世间珍稀美物的追寻。

整首诗用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韦应物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美好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绛树无花叶:描绘珊瑚的外观,色彩鲜艳且缺乏常见的花和叶,强调其特殊性。
  2. 非石亦非琼:指出珊瑚不属于常见的自然物,突显其珍贵。
  3. 世人何处得:引发对珍稀物品的追问,表达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4. 蓬莱石上生:将珊瑚与神话中的蓬莱相联系,暗示其美丽和稀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珊瑚比作无花无叶的树,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增加了情感的张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间珍宝的渴望,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寻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绛树:象征着美丽和稀有。
  • 蓬莱:代表着理想中的美好境界,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绛树无花叶”中的“绛”指的是什么颜色?

    • A. 红色
    • B. 绿色
    • C. 蓝色
  2. 诗中提到的“蓬莱”代表了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仙境
    • C. 一种矿石
  3. 诗人对珊瑚的态度是?

    • A. 无所谓
    • B. 渴望和赞美
    • C. 忽视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海棠》(唐·白居易)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韦应物的《咏珊瑚》与白居易的《海棠》都描绘了自然美,但韦应物更侧重于珍稀性和独特性,而白居易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花卉的喜爱与思念。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前者清丽简练,后者则情感丰富,细腻动人。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韦应物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致仕后戏赠故人 石将军南征赋赠 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肃和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画登高望远图送郑世昌赴广州提举八韵 挽王侍郎封公二十韵 送杨太守六韵 哭刘公秉八韵 荣寿堂八韵为吴瑜壁都宪赋 为王用诚题画十二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洗兵牧马 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凵字底的字 赤字旁的字 符效 衰结尾的成语 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悬剑空垄 娇娇痴痴 匠心独运 名目繁多 单人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乔素 豸字旁的字 泥名失实 引匿 浪蕊浮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