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5:48
沁园春·余与缪函九同时有亡儿之戚,填词属和
作者:陆震
庾信多哀,方赋伤心,君亦如吾。
虽东门不哭,君能自遣,西河堕泪,仆已全枯。
亭号千秋,地名嬴博,从古销魂有是夫。
黄台下,况瓜经再摘,臣独何辜。
衰宗一线堪虞。只鄙愿还奢老不渝。
倘人矜邕后,匪惟弱女,天延赵祀,遂有遗孤。
不幸生如,景升儿子,鹿鹿凡毛竟可无。
君非比,料来春花发,骄我双珠。
这首词是表达对亡儿的哀痛,作者以庾信的哀伤为引,感慨自己同样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尽管在东门不哭,君子能够自我安慰,但西河的泪水却已让我全然枯竭。亭名千秋,地名嬴博,自古以来,伤感的情绪总是存在。黄台之下,况且瓜果已再度丰收,我又何罪之有?家族衰败只剩一线希望,唯愿能够保持奢华的情感不变。倘若人们为后人感到悲伤,不仅仅是弱女的悲哀,天延赵家的祭祀,竟然留下孤儿。不幸的是生活如同,景升的儿子,鹿鹿的凡毛竟然可以无。
作者介绍:陆震,清代诗人,擅长写作古诗,情感细腻,善用典故,表现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陆震失去儿子之际,个人的悲痛与对世事的感慨交织,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生命与死亡的探讨。
这首词以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失去儿子后的深切哀痛。通过引用庾信的悲伤,作者不仅传达了自己的痛苦,也对人生的无常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诗中多次提及“悲哀”、“泪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哀伤氛围。尤其是“虽东门不哭,君能自遣,西河堕泪”,展现了表面坚强与内心脆弱之间的矛盾,深刻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失去时的复杂情感。
在形式上,诗人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使得语言韵律感强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同时,诗中涉及的历史典故和地名,也为诗作增添了文化深度和历史感。整首词通过层层递进的情感表达,最终指向对生命的感慨与人世悲欢离合的深入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个人的悲痛,反映了对生命的无奈与对亲情的深刻思考,传达了人们在面对失去时的复杂情感与对未来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东门”象征什么?
诗中“黄台下”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词的背景及其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