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3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8:07
原文展示:
陈渡草堂 唐顺之 〔明代〕
皂衣非复汉庭郎, 敝缊深冬卧草堂。 贫薄不羞羸牜孛计, 沉浮也逐斗鸡行。 残书阁尽经旬病, 异味尝来百草香。 独愧顽心犹未化, 十年学道几亡羊。
白话文翻译:
我已不再是汉朝的朝臣, 在深冬的草堂中裹着破旧的棉衣躺卧。 贫穷和瘦弱并不让我感到羞愧, 我依然追逐着斗鸡的乐趣。 书架上的书因病已久未翻阅, 尝遍各种草药的独特香味。 我独自感到惭愧,我的顽固之心仍未改变, 十年来学习道家思想,却几乎迷失了方向。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顺之(约1507-1560),字应德,号荆川,明代文学家、军事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以散文见长。此诗反映了作者晚年隐居生活的自省与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顺之晚年,当时他已辞官归隐,过着清贫的生活。诗中表达了他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反思,以及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和自我反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转变和对道家思想的追求。首联直接点明自己已非官场中人,过着简朴的生活。颔联和颈联通过“贫薄不羞”、“沉浮也逐”、“残书阁尽”、“异味尝来”等词句,描绘了作者隐居生活的细节,表达了他对物质贫乏的不以为意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尾联则通过“独愧顽心犹未化”和“十年学道几亡羊”表达了对自我修养不足的愧疚和对道家思想追求的迷茫。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晚年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作者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反思,以及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和自我反省。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细节,表达了对物质贫乏的不以为意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我修养不足的愧疚和对道家思想追求的迷茫。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皂衣非复汉庭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状态? A. 仍在官场 B. 已辞官归隐 C. 生活富裕 D. 生活贫困
“贫薄不羞羸牜孛计”一句中,“羸牜孛”指的是什么? A. 贫穷 B. 瘦弱 C. 疾病 D. 懒惰
诗中“十年学道几亡羊”一句,使用了哪个典故? A. 亡羊补牢 B. 塞翁失马 C. 画蛇添足 D. 守株待兔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