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5:47
原文展示:
丹阳别王道思 唐顺之 〔明代〕
久已废逢迎,萧然世外情。 因君访茅屋,相送到江城。 远岫雪中绿,寒流冰下行。 可堪此时别,独自返柴荆。
白话文翻译:
我早已不再参与世俗的应酬,过着超然物外的生活。 因为你来访我的茅屋,我陪你一直走到江城。 远处的山峰在雪中显得绿意盎然,寒冷的河流在冰下静静流淌。 此时此刻的离别,让我独自返回那简陋的柴门。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顺之(1507-1560),字应德,号荆川,明代文学家、军事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豪放洒脱著称,尤以散文成就最高。此诗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顺之在丹阳送别友人王道思时所作。诗中反映了作者对世俗应酬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首句“久已废逢迎,萧然世外情”直接点明了自己的生活状态,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后句通过“因君访茅屋,相送到江城”展现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远山雪中的绿意和寒流冰下的静谧,构成了诗中独特的自然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结尾的“可堪此时别,独自返柴荆”则流露出离别时的无奈和孤独,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超脱世俗、向往自然和珍惜友情。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和离别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久已废逢迎”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积极参与世俗应酬 B. 超脱世俗,向往自然 C. 对生活感到厌倦 D. 对友情感到珍惜
“远岫雪中绿”中的“远岫”指的是什么? A. 远处的山峰 B. 远处的河流 C. 远处的树木 D. 远处的城市
诗的结尾“可堪此时别,独自返柴荆”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