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丹阳别王道思》

时间: 2025-05-04 12:15:47

诗句

久已废逢迎,萧然世外情。

因君访茅屋,相送到江城。

远岫雪中绿,寒流冰下行。

可堪此时别,独自返柴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5:47

原文展示:

丹阳别王道思 唐顺之 〔明代〕

久已废逢迎,萧然世外情。 因君访茅屋,相送到江城。 远岫雪中绿,寒流冰下行。 可堪此时别,独自返柴荆。

白话文翻译:

我早已不再参与世俗的应酬,过着超然物外的生活。 因为你来访我的茅屋,我陪你一直走到江城。 远处的山峰在雪中显得绿意盎然,寒冷的河流在冰下静静流淌。 此时此刻的离别,让我独自返回那简陋的柴门。

注释:

  • 废逢迎:指不再参与世俗的应酬。
  • 萧然:形容超然物外的状态。
  • 世外情:指超脱世俗的情感。
  • 茅屋:简陋的住所。
  • 江城:指江边的城市。
  • 远岫:远处的山峰。
  • 寒流:寒冷的河流。
  • 可堪:怎能忍受。
  • 柴荆:指简陋的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顺之(1507-1560),字应德,号荆川,明代文学家、军事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豪放洒脱著称,尤以散文成就最高。此诗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顺之在丹阳送别友人王道思时所作。诗中反映了作者对世俗应酬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首句“久已废逢迎,萧然世外情”直接点明了自己的生活状态,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后句通过“因君访茅屋,相送到江城”展现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远山雪中的绿意和寒流冰下的静谧,构成了诗中独特的自然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结尾的“可堪此时别,独自返柴荆”则流露出离别时的无奈和孤独,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久已废逢迎,萧然世外情”: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应酬的厌倦和对超然生活的向往。
  2. “因君访茅屋,相送到江城”:展现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送别的场景。
  3. “远岫雪中绿,寒流冰下行”: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4. “可堪此时别,独自返柴荆”:表达了离别时的无奈和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远岫雪中绿”和“寒流冰下行”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
  • 拟人:“寒流冰下行”赋予了寒流以生命,使其显得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超脱世俗、向往自然和珍惜友情。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和离别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远岫:远处的山峰,象征着自然和宁静。
  • 寒流:寒冷的河流,象征着坚韧和静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久已废逢迎”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积极参与世俗应酬 B. 超脱世俗,向往自然 C. 对生活感到厌倦 D. 对友情感到珍惜

  2. “远岫雪中绿”中的“远岫”指的是什么? A. 远处的山峰 B. 远处的河流 C. 远处的树木 D. 远处的城市

  3. 诗的结尾“可堪此时别,独自返柴荆”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厌倦。

诗词对比:

  • 唐顺之的《丹阳别王道思》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注重表达离别之情,后者则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顺之诗集》:收录了唐顺之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应天长 晚眺 应天长(雷峰夕照) 应天长(断桥残雪) 应天长(平湖秋月) 应天长(苏堤春晓) 应天长 应天长(两峰插云) 应天长 春日田家乐 应天长·石城花落江楼雨 应天长·兰房一宿还归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敝的词语有哪些 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昧昧芒芒 游息 公职 肉字旁的字 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师道尊严 止字旁的字 包含尧的成语 干字旁的字 缪种流传 皇邸 截开头的成语 伫想 囊匣如洗 夙夜梦寤 鸡鸣而起 病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