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5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57:05
王安石的《饭祈泽寺》
驾言东南游,午饭投僧馆。
山白梅蕊长,林黄柳芽短。
笭箵沙际来,略彴桑闲断。
春映一川明,雪消千壑漫。
鱼随竹影浮,鸟误人声散。
翫物岂能留,干时吾自懒。
我驾车向东南游玩,中午时分来到僧人的馆子就餐。
山上白梅的花蕊开得正盛,林中黄柳的嫩芽却显得短小。
竹筏在沙滩边轻轻来,桑树在闲暇时节也略显稀疏。
春光映照着一片河流,雪水融化后千山万壑都显得宽广。
鱼儿在竹影下浮动,鸟儿因人声而误散开去。
玩赏这些事物又怎能留住,干扰了时光我也变得懒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描写的春景与诗人对自然的思考,反映了王安石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晚号穷睇,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的诗词作品多以政治、社会现象为题材,风格简洁明快,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饭祈泽寺》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其政治生涯的高峰期。诗中表达了他对春景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淡然态度,反映出他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饭祈泽寺》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诗的开头,诗人驾车游历,午餐时分投宿在僧人的馆舍,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接着,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山上的白梅花开得正盛,柳芽虽短但也展现出春的气息。这种对比反映了自然的多样性与生命的活力。
接下来的句子描写了竹筏和桑树,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气息,反映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几句则转向哲思,诗人意识到,尽管春色迷人,但玩赏这些美好事物并不能留住时间,反而让他感到懒惰。这一反思使整首诗增添了哲理的深度,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体现了王安石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安石的《饭祈泽寺》主要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色?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诗中“鱼随竹影浮”表达了什么意象?
A. 冬天的宁静
B. 生命的活力
C. 夏天的狂欢
D. 秋天的收获
“翫物岂能留,干时吾自懒”中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什么态度?
A. 珍惜时间
B. 无所谓
C. 追逐时间
D. 忘却时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和苏轼的春天诗作都有对自然的热爱,但王安石的作品更侧重于春天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思考,而苏轼则更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的互动。两者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