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东厅韩侍郎斋居晚兴》

时间: 2025-05-04 00:32:15

诗句

斋禁虽严异太常,萧然高卧意何长。

烟含欲暝宫庭紫,日映新秋省闼黄。

壮节易摧行踽踽,华年相忠去堂堂。

追攀坐叹风尘隔,空听钧天梦帝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2:15

原文展示:

次韵东厅韩侍郎斋居晚兴
王安石

斋禁虽严异太常,
萧然高卧意何长。
烟含欲暝宫庭紫,
日映新秋省闼黄。
壮节易摧行踽踽,
华年相忠去堂堂。
追攀坐叹风尘隔,
空听钧天梦帝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秋的晚上,独自高卧于斋房中,感受到的孤寂与思考。尽管斋戒禁忌比太常(指太常寺,负责祭祀)更为严格,但这种萧条的生活中,我的心情却难以持久。烟雾中暗示着夜色渐渐降临,宫廷的紫色渐浓;阳光照耀着新秋,映照着庭院的黄叶。壮志容易被摧毁,孤身行走在世间,年轻时的忠诚也逐渐消逝。心中惦念着那些风尘仆仆的往事,空有一腔思绪,听天上的钟声,却只能梦到那遥远的帝乡。

注释:

  • 斋禁:指斋戒的禁忌。
  • 太常:古代负责祭祀的官署。
  • 萧然:形容环境的冷清。
  • 欲暝:指将要入夜。
  • 省闼:庭院的门口。
  • 壮节:指壮志和节操。
  • 踽踽:形容孤独行走的样子。
  • 华年:指年轻的岁月。
  • 追攀:追忆和攀附。
  • 风尘:指世俗的纷扰和艰辛。
  • 钧天:指天上,古代对天的称呼。
  • 梦帝乡:梦到理想中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人物,主张通过政治和经济改革来振兴国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个人的思考与时代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他在政治上屡遭挫折、思想愈加沉重的时期。诗中表现了他对士人的抱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面临的孤独与失落。

诗歌鉴赏:

王安石的《次韵东厅韩侍郎斋居晚兴》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斋房中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全诗以斋戒为起点,表达了诗人对严格生活方式的反思,抒发了他在孤独中对华年逝去的惋惜。诗的开头通过“斋禁虽严异太常”引入,既显示了斋戒的严格,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接着,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烟雾和夕阳的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人对“壮节易摧”的感慨,体现了对年轻时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在“追攀坐叹风尘隔”中,王安石表达了对人生风尘的感慨,虽然身处高位,但内心却因理想与现实的隔阂而感到失落。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王安石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功底和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斋禁虽严异太常:尽管斋戒的禁忌比太常(祭祀)更为严格。
  2. 萧然高卧意何长:在清冷的环境中高卧,内心的感受却难以持久。
  3. 烟含欲暝宫庭紫:烟雾弥漫,夜色渐浓,宫廷的紫色显得更加深邃。
  4. 日映新秋省闼黄:阳光照耀下,新秋的庭院显得黄叶纷飞。
  5. 壮节易摧行踽踽:壮志容易被摧毁,孤独地行走。
  6. 华年相忠去堂堂:年轻时的忠诚和理想逐渐消逝。
  7. 追攀坐叹风尘隔:追忆往昔,感叹与世俗之间的隔阂。
  8. 空听钧天梦帝乡:空有思绪,听天上的钟声,只能梦到远方的理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壮节易摧行踽踽,华年相忠去堂堂”,形成鲜明的对比。
  • 意象:通过“烟”、“日”、“秋”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忧伤的氛围。
  • 拟人: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孤独与追求理想的主题展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与对理想的渴望。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年轻时的忠诚与壮志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

意象分析:

  • 斋禁:象征着自我约束与清心寡欲。
  • :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烟与日:代表着自然的变幻,与人的内心情感相呼应。
  • 壮节:象征着理想与抱负,反映出诗人的忧伤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安石
    C. 杜甫
    D. 苏轼

  2. 诗中描述的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3. “壮节易摧行踽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信
    B. 无奈与孤独
    C. 快乐与满足
    D. 忧愁与激动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次韵东厅韩侍郎斋居晚兴》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但王安石的作品更侧重于对现实的反思与孤独感,而李白则通过对月亮的描写,传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的沉醉。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俞节推(汝尚之子,汝尚字退翁) 郊祀庆成诗 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 同曾元恕游龙山吕穆仲不至 定惠院顒师为余竹下开啸轩 皇太后阁六首 张庖民挽词 司竹监烧苇园因召都巡检柴贻勖左藏以其徒会 青牛岭高绝处有小寺人迹罕到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诗五首暴雨初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荆棘塞途 香熏熏 至敬无文 言字旁的字 包含民的词语有哪些 兵戟 見字旁的字 零歇 折文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篝灯呵冻 接踵而至 偏王 祅鸟 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俗语常言 父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