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4:4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4:46:53
庵成有兴亦寻春,
风暖荒莱步始匀。
若遇好花须一笑,
岂妨迦叶杜多身。
这首诗的意思是:小庵落成后,我偶尔来此寻春,春风温暖,我在荒野的草地上漫步,步伐也渐渐舒缓。如果遇到美丽的花朵,我自然会微笑,而遇到多余的杜鹃花又有什么关系呢?
“迦叶”在佛教中代表觉悟与智慧,杜鹃花在古诗词中常常象征着忧伤与别离。诗人在诗中提到这两者,可能是在表达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以及对春天美好事物的欣赏。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主张变法。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常常表现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据传,这首诗写于王安石隐居时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正值春天,诗人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思考了人生的哲理。
这首诗展现了王安石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开篇提到“庵成有兴”,暗示诗人已经在隐居的庵中安居,内心的宁静与兴致勃勃相得益彰。接着描绘了春风拂面,漫步于荒草之地的惬意场景,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
诗的最后两句则用“若遇好花须一笑”来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而“岂妨迦叶杜多身”则显示了他对繁多事物的包容态度,强调在欣赏美好之余,不必过于计较身边的琐事。这种心态恰恰是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表现出一种达观和洒脱的精神。整体而言,此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更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强调了享受当下的美好,无需过于计较。
诗词测试:
王安石的“又次叶致远韵二首”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人生的困惑
C.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A
“风暖荒莱步始匀”中的“荒莱”指的是?
A. 荒山
B. 荒草地
C. 荒野
答案:B
诗中提到的“迦叶”象征着什么?
A. 忧伤
B. 悲痛
C. 觉悟与智慧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又次叶致远韵二首》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王安石更强调内心的豁达与宁静,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孤独与对人生的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