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8:45
詶乐天闻新蝉见赠
作者:刘禹锡 〔唐代〕
碧树鸣蝉后,烟云改容光。
瑟然引秋气,芳草日夜黄。
夹道喧古槐,临池思垂杨。
离人下忆泪,志士激刚肠。
昔闻阻山川,今听同匡床。
人情便所遇,音韵岂殊常。
因之比笙竽,送我游醉乡。
在碧绿的树下,蝉鸣声响起,烟云的颜色也随之改变。
秋风瑟瑟,带来了凉意,芳草在日夜间慢慢泛黄。
古老的槐树旁,声音喧闹,坐在池边思念着垂柳。
离别的人不禁流下泪水,志士的豪情激荡在心间。
曾经听说阻隔山川,今天却能在同一个床上交流。
人情常常是由于相遇而生,音韵是否总是不一样呢?
因此我将你比作笙与竽,送我去醉乡畅游。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石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曾任多个官职,政治上屡遭贬谪。他的诗歌多呈现出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特点,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情感。
此诗创作于刘禹锡与友人乐天相聚之时,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对环境的细腻观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
《詶乐天闻新蝉见赠》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诗的开头通过描绘树木和蝉鸣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夏日氛围,而随之而来的秋意则带来了一丝淡淡的忧伤。诗中反复出现的“离人”和“志士”,不仅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也隐含了对理想与人生的追求。
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夹道喧古槐”的描写,呈现出一幅热闹的场景,而“临池思垂杨”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静谧与思考。此时,离别的情绪逐渐浮现,诗人借“下忆泪”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值得注意的是,诗的最后几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友人的音韵与乐器(笙与竽)相提并论,表明了友谊的美好与珍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追求的坚定。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联系。
“瑟然引秋气”中的“瑟然”指什么?
A. 夏天的气息
B. 秋天的凉意
C. 冬天的寒冷
D. 春天的温暖
哪一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A. 碧树鸣蝉后
B. 离人下忆泪
C. 夹道喧古槐
D. 人情便所遇
诗中将友人的音韵比作什么?
A. 风与云
B. 山与川
C. 笙与竽
D. 花与草
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刘禹锡的《詶乐天闻新蝉见赠》更注重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而王勃则更多地表现出对人生理想与前途的思考。两首诗都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但表达的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