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山中五绝句。林下樗》

时间: 2025-07-28 07:03:06

诗句

香檀文桂苦雕镌,生理何曾得自全。

知我无材老樗否,一枝不损尽天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7:03:06

原文展示:

香檀文桂苦雕镌,生理何曾得自全。
知我无材老樗否,一枝不损尽天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我价值的思考。香檀和文桂这些珍贵的树木被雕镌得如此精美,但它们的生长过程却并非完美无缺。难道你认为我这棵没有用的老樗木能比它们更好呢?然而我一枝也未曾损坏,依然能活到天年。

注释:

  • 香檀:一种香木,常用于制作高档家具和工艺品。
  • 文桂:即桂花,象征美好和高洁。
  • 雕镌:雕刻,镌刻。
  • 生理:指生长和生命的状态。
  • 无材:没有才华,没有用处。
  • 老樗:老樗木,象征平凡、无用的木材。
  • 天年:自然的寿命。

典故解析:

“樗”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比喻那些不被重视的事物。樗木虽不美,但其坚韧的生命力在诗中得到了肯定。诗中提到的“香檀”和“文桂”则代表了当时社会对名贵事物的追求和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平易近人,常关注社会民生,善于描绘生活的细节。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晚年对自身价值的思考和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在唐代,许多文人追求华美的艺术形式,而白居易则更重视内在的精神价值和生命的真实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香檀、文桂与樗木的不同,深入探讨了个人的价值与社会的评判标准。开头两句用香檀和文桂的美好形象引出,暗示社会对这些珍贵木材的喜爱和追捧,而后转向自我反思,质疑自己如同老樗的价值。白居易以老樗自喻,虽无华美,但却真实且持久,表现了一种对世俗标准的超越和对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整首诗在平淡中见深意,表达了对生命真实状态的珍视和对社会偏见的反思。

诗词解析:

  • 第一句分析:通过具体的名木,展示了社会对美的追求。香檀、文桂代表了华美与价值。
  • 第二句分析:揭示了美丽事物背后并非完美,强调生长过程中的艰辛。
  • 第三句分析:自我反思,质疑社会对“无用”事物的偏见。
  • 第四句分析:强调生命的坚韧和持久,尽管外表平凡,但依然有其存在的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香檀和樗木进行对比,展示社会的偏见。
  • 排比:通过对比不同树木的特性,突出主题。
  • 对仗:诗句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个体在社会中的价值,强调内在生命力的重要性,反映了对自我价值的认可与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意象分析:

  • 香檀、文桂:象征社会中被推崇的美好与珍贵。
  • 老樗:象征被忽视的平凡与坚韧,表现了生存的真实与持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香檀和文桂象征什么?

    • A. 珍贵与美好
    • B. 平凡与无用
    • C. 生命与死亡
  2. 老樗木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的短暂
    • B. 被社会忽视的价值
    • C. 富贵的象征
  3. 诗中提到的“天年”是什么意思?

    • A. 自然寿命
    • B. 短暂的生命
    • C. 永恒的存在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的《春望》
  2.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将白居易的《山中五绝句》与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两者都关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但白居易更强调内在价值,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山行 闲居(二首) 闲居(二首) 前巡幸歌(二首) 前巡幸歌(二首) 和马仲房出塞 题招提院静照堂 题招提院静照堂 赠星术黄太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滚的成语 包含澎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逆天犯顺 贴恋 马齿徒增 名下无虚 虫字旁的字 轻动远举 血字旁的字 乞人 魂惊魄惕 齐字旁的字 悉帅敝赋 三舞 原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