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0:16
香檀文桂苦雕镌,生理何曾得自全。
知我无材老樗否,一枝不损尽天年。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我价值的思考。香檀和文桂这些珍贵的树木被雕镌得如此精美,但它们的生长过程却并非完美无缺。难道你认为我这棵没有用的老樗木能比它们更好呢?然而我一枝也未曾损坏,依然能活到天年。
“樗”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比喻那些不被重视的事物。樗木虽不美,但其坚韧的生命力在诗中得到了肯定。诗中提到的“香檀”和“文桂”则代表了当时社会对名贵事物的追求和赞美。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平易近人,常关注社会民生,善于描绘生活的细节。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晚年对自身价值的思考和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在唐代,许多文人追求华美的艺术形式,而白居易则更重视内在的精神价值和生命的真实状态。
这首诗通过对比香檀、文桂与樗木的不同,深入探讨了个人的价值与社会的评判标准。开头两句用香檀和文桂的美好形象引出,暗示社会对这些珍贵木材的喜爱和追捧,而后转向自我反思,质疑自己如同老樗的价值。白居易以老樗自喻,虽无华美,但却真实且持久,表现了一种对世俗标准的超越和对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整首诗在平淡中见深意,表达了对生命真实状态的珍视和对社会偏见的反思。
整首诗探讨了个体在社会中的价值,强调内在生命力的重要性,反映了对自我价值的认可与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诗词测试:
香檀和文桂象征什么?
老樗木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天年”是什么意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将白居易的《山中五绝句》与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两者都关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但白居易更强调内在价值,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对个人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