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5:58
大水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浔阳郊郭间,大水岁一至。
闾阎半飘荡,城堞多倾坠。
苍茫生海色,渺漫连空翠。
风卷白波翻,日煎红浪沸。
工商彻屋去,牛马登山避。
况当率税时,颇害农桑事。
独有佣舟子,鼓枻生意气。
不知万人灾,自觅锥刀利。
吾无奈尔何,尔非久得志。
九月霜降后,水涸为平地。
在浔阳的郊区,每年都有一次大水。
街坊的楼阁半淹没在水中,城墙的边缘许多地方都倾斜坍塌。
水面苍茫如海,远处与空中青色的山峦相连。
狂风卷起白色波涛,烈日灼烤着红色浪花。
商人和工匠的居所被水冲走,牛马纷纷逃上了高山。
更何况此时正是征税的季节,给农民和桑树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只有那些雇佣的船夫,划着船只满怀生意的兴致。
他们不知道数万人的灾难,只顾寻找利器。
我无能为力,你们并非长久得志。
九月霜降过后,水势退去,留下一片平地。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诗风平易近人著称。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关注社会现实,常表现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创作背景:
《大水》写于白居易任职浔阳期间,正值自然灾害频发之时,诗中描绘了洪水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表达了对灾难和民生困苦的关注。
《大水》是一首充满社会关怀的诗。白居易通过对自然灾害的描绘,深刻反映了大水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诗的开头以“浔阳郊郭间,大水岁一至”引入,设置了一个因洪水而动荡不安的背景。接着,诗人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被水淹没的街坊和倾斜的城墙,展现了灾难的严重性。
在描写自然景象时,诗人采用了“苍茫生海色,渺漫连空翠”的手法,渲染了洪水泛滥的壮观景象,令人感到无力与苍凉。风起云涌、波涛汹涌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也隐喻了人们在灾难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诗中提到“工商彻屋去,牛马登山避”,生动刻画了商人和农民的困境,暴露了洪水对经济和农业的冲击。尤其在“况当率税时,颇害农桑事”一句中,诗人直接点出了在征税时期,农民的痛苦倍增,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最后,诗人以“九月霜降后,水涸为平地”结束,给人以希望的暗示,虽然洪水带来了灾难,但最终会退去,留下平地。整首诗在悲惨的背景下,蕴含着对人类坚韧和未来的希望,展现了白居易的深厚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深切关注,揭示了洪水给人民生计带来的严重影响,以及在灾难面前人们的无奈与愤懑,同时流露出对未来的深切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白居易的《大水》主要描写了什么主题?
A. 自然美
B. 人生哲理
C. 自然灾害
D. 爱情
诗中提到“工商彻屋去”,指的是:
A. 商人逃跑
B. 商业活动受损
C. 工厂关闭
D. 水淹没房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