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0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00:13
敬报孙常州二首
作者:戴叔伦
衰病苦奔走,未尝追旧游。
何言问憔悴,此日驻方舟。
远道曳故屐,馀春会高斋。
因言别离久,得尽平生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病痛中奔波的艰辛,未能追忆往日的游乐时光。即使有人关心我的憔悴模样,我也只是在此时停驻在方舟之中。尽管远道而来,我仍然携带着旧日的鞋子,余下的春天计划在高处的书斋中度过。因而提到别离的时间已久,终于能够倾吐我心中所有的思念。
作者介绍:戴叔伦(约公元743年-约公元798年),唐代诗人,字子良,号澄江,晚号云溪。戴叔伦的诗歌常表现忧国忧民之情,风格清新,语言流畅,尤擅长写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诗人因病而不得不离开故地,心中对故友的思念和对往日游乐时光的怀念交织在一起,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敬报孙常州二首》通过描绘诗人因病而不得不奔走的状态,表现了他对往日游乐时光的怀念与对故友的思念。首联“衰病苦奔走,未尝追旧游”直接点明了诗人因病而不得自由游玩的处境,带有一丝无奈和愤懑。而后两句则通过“何言问憔悴,此日驻方舟”表达了尽管身心憔悴,仍有一份宁静的心境,似乎在对抗外界的纷扰。接下来的“远道曳故屐,馀春会高斋”中,故屐象征着往日的岁月与记忆,诗人希望在书斋中度过余下的春天,这种选择无疑是对内心深处思念的寄托。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但并没有流露出绝望,反而通过高斋的意象,表达了对生活和友情的依恋。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使用了比喻和象征,如“故屐”象征着过去的回忆;“方舟”则代表着人生的旅途与暂时的栖息。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淡定与从容。
诗词测试: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不得不奔走?
“故屐”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诗中的“高斋”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