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2:11
徵歌侑酒嫩寒天,
主客欢声杂管弦。
红烛两行花四座,
衣香人影落樽前。
在微寒的天色里,伴随着歌声和美酒,主客们的欢声笑语交织着乐器的演奏。红烛映照下,两旁的花朵装点着四周,衣袂飘香的人影在酒樽前轻轻摇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并未引用特定典故,但整体氛围体现了古代宴席的欢快与和谐,反映了当时社会交际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蔡惠如,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展现出清雅的气质和细腻的情感,尤其擅长描绘宴会场景及自然风光。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宴会上,反映了古代士人交友、聚会的生活状态,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席上即事 其一》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宴席场景。诗的开头以“徵歌侑酒嫩寒天”引入,营造出一种微寒但依然热闹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环境的敏感观察。主客欢声与乐器的交织,不仅展示了宴席的喜庆,还传达出一种融洽的人际关系。红烛的光芒和四周的花卉装点,营造出温馨的气氛,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后两句“衣香人影落樽前”则通过衣香和人影的描绘,突出了宴席上的人物风采与气氛,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优雅与繁华。这种描写不仅是对宴席的写照,更是对人际关系的感悟,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安逸与满足。
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的手法,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宴席的繁华与人们的欢愉,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其间的音乐、酒香、花卉与人影交织成一幅和谐美好的图景,令人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出对宴席生活的热爱与对人际交往的珍视,传达了一种欢快而温馨的情感基调,展现了古代士人生活的雅致。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徵歌”指的是什么?
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哪些?
诗歌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宴会》同样描绘了宴席的热闹场面,但更多地反映了对生活苦难的感慨,而蔡惠如的《席上即事 其一》则着重表现出欢乐的氛围和人际交往的美好,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