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0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01:43
雪后便欲与同僚寻春一病弥月杂花都尽独牡丹
残花怨久病,剩雨泣余妍。
不见双旌出,空令九陌迁。
开园时市井皆入。
知君苦寂寞,妙语嚼芳鲜。
浅紫従争发,深红任蚤蔫。
天葩尚青萼,国色待华颠。
载酒邀诗将,癯儒不是仙。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经历病痛后,渴望与同僚一起寻春的心情。在漫长的病中,他对残花有着深深的怨恨,雨水滴落,仿佛在为花儿的凋零而悲泣。看不见双旗高扬,只有空荡荡的街道在变迁。春天的园子,市井的小贩们如同潮水般涌入。诗人知道朋友们的孤寂,便用美丽的言辞来品味花香。浅紫色的花儿争相开放,而深红色的则任由风霜侵袭而凋零。天上的花尚且青翠欲滴,国家的色彩仍在等待绚丽的盛开。诗人载酒邀友共饮,虽是瘦弱的书生,却并非神仙。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涵盖了广泛的题材。
此诗写作于苏轼因病卧床期间,面临生死考验,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春天的期盼。诗中融入了他对友人的关怀和自身的孤独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渴望。开头便以“残花怨久病”引入,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感慨。残花和病痛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无常与脆弱。接着,诗人通过“剩雨泣余妍”,将自然景象与自己的情感结合,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共鸣。
诗中的“开园时市井皆入”一句,生动描绘了春天来临时的热闹场景,与诗人病中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描写“浅紫従争发,深红任蚤蔫”,则通过色彩的对比,传达出生命的多样与脆弱。
最后,诗人以“载酒邀诗将”结束,展现了他虽身处病痛,但依然渴望与友人共享诗酒,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对春天的赞美,更是对友情与生命的深刻思考,令人倍感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尽管身处病痛,诗人依然热爱生活,渴望与朋友分享人生的美好,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残花”象征什么?
A. 美好的事物
B. 逝去的生命
C. 春天的到来
D. 友情的珍贵
诗人用哪种修辞手法表现雨水的情感?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春天的渴望
B. 对病痛的无奈
C. 生命的珍贵与友情的温暖
D. 对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