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3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36:40
春云阴阴雪欲落,东风和冷惊罗幕。
渐看远水绿生漪,未放小桃红入萼。
佳人瘦尽雪肤肌,眉敛春愁知为谁。
深院无人剪刀响,应将白纻作春衣。
垂柳阴阴日初永,蔗浆酪粉金盘冷。
帘额低垂紫燕忙,蜜脾已满黄蜂静。
高楼睡起翠眉嚬,枕破斜红未肯匀。
玉腕半揎云碧袖,楼前知有断肠人。
新愁旧恨眉生绿,粉汗余香在蕲竹。
象床素手熨寒衣,烁烁风灯动华屋。
夜香烧罢掩重扃,香雾空濛月满庭,
抱琴转轴无人见,门外空闻裂帛声。
霜叶萧萧鸣屋角,黄昏斗觉罗衾薄。
夜风摇动镇帷犀,酒醒梦回闻雪落。
起来呵手画双鸦,醉脸轻匀衬眼霞。
真态香生谁画得,玉如纤手嗅梅花。
春天的云层阴沉沉的,似乎要下雪,东风冷冷地吹来,惊动了轻薄的帷幕。
远处的水面渐渐泛起涟漪,桃花还未绽放。
美人儿的肌肤如雪般娇嫩,她的眉头微微皱起,愁苦的春天究竟是为谁而感伤?
深院里无人,剪刀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应该是为春天缝制白纻衣裳。
垂柳的阴影中,阳光刚刚升起,日子悠长,蔗浆和酪粉在金盘里显得冷清。
窗帘低垂,紫燕在忙碌地飞来飞去,蜜脾已经充满,黄蜂则静静地等候。
高楼上醒来的女子,眉头微皱,枕头上的斜红尚未匀称。
她的玉腕半露,碧色的袖子轻轻撩起,楼前似乎有个断肠的人在等待。
新愁旧恨交织,眉头微微发绿,粉汗的香气在蕲竹中徘徊。
象床上,她素手熨烫寒衣,烁烁的风灯摇曳,动摇着华丽的屋子。
夜香烧完后,关上了重重的门,香雾朦胧,月光洒满庭院,
抱琴转动琴轴,却无人见到,门外仅能听到裂帛声。
霜叶在屋角轻声飘落,黄昏时分,罗衾显得单薄。
夜风轻轻摇动犀帷,酒醒后梦回,听见雪落的声音。
起来呵手画双鸦,醉脸轻轻匀称着映衬着眼里的霞光。
真态的香气,谁能画得出来,玉般的纤手轻轻嗅着梅花。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等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苏轼的作品常常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活的体验,风格多变。
《四时词》是苏轼在春天创作的一首词,体现了他对春天的感受和对美人愁苦的描绘。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情境,以及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四时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以及与之相伴的愁思。开篇的“春云阴阴雪欲落”将春天的阴冷和即将降临的雪雾景象结合,既表现了春天的不稳定,也暗示了内心情感的复杂。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描绘佳人的身影与心境,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忧伤。
“佳人瘦尽雪肤肌,眉敛春愁知为谁。”这一句通过佳人的美丽与愁苦,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思索,暗示了情感的孤独与无奈。诗中多次提及的“无人”与“断肠人”,则更加突显了孤独感和心灵的苦闷。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春天的自然景象与人间情感交融,形成了一幅动人且富有诗意的画卷。诗人通过细致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春日的生机与人心的愁苦,展示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
整首诗歌通过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它不仅描绘了春天的自然美,也反映了人们在春意盎然中所感受到的愁苦与思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
诗中“春云阴阴雪欲落”表达了怎样的天气状况?
诗中提到的“佳人”是指谁?
诗中的“断肠人”是指什么?
比较苏轼的《四时词》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但苏轼更侧重于自然景象与情感的交融,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