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5:53
别叔父録曹
陈师道 〔宋代〕
为吏专文法,成家托弟昆。
三年如昨日,一笑更何言。
扶老须微禄,移官实至恩。
两疏元父子,何日复东辕。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叔父的别离之情。诗人说,作为官吏只专注于文书和法律,成家后把重担托付给兄弟。三年过去了,就像昨天一样,微笑着再无话可说。扶持年老的父亲需要微薄的俸禄,而调动官职实际上是对我的恩惠。至于两次请求为元父子谋职,何时才能重回东边的辕门呢?
陈师道,字德明,号惟庵,宋代诗人,擅长诗歌和散文。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尤其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诗人与叔父分别之际,表达对亲情的眷恋和对官场生活的思考。诗人在官场上经历了一段时间,感受到家庭和事业之间的矛盾和无奈。
《别叔父録曹》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叔父的告别,反映了个人生活与职务之间的矛盾。在诗中,诗人首先提到自己作为官吏所需面对的文书和法律事务,似乎暗示了官场的繁杂与无奈。他把家庭的重担托付给兄弟,显示出对家庭的关心和责任感。接着,诗人感叹三年的光阴如同昨日,这种时间的飞逝引发了对亲情的思考。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扶持年老的父亲需要微薄的俸禄,这不仅是对家庭责任的重视,也是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他对官职的调动感到感激,但内心却难以释怀。最后,提到“元父子”的请求,显示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透出浓浓的亲情和对官场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活和家庭责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眷恋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无奈的深刻思考。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家庭责任的看法?
A. 通过对官职的赞美
B. 通过对兄弟的托付
C. 通过对时间的感慨
答案:B
“三年如昨日”中的“昨日”指的是什么?
A. 过去的时间
B. 朋友的离别
C. 亲人的回忆
答案:A
诗人在最后提到的“东辕”象征着什么?
A. 官职与地位
B. 家庭的团聚
C. 个人的失落
答案:A
以上内容为该诗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