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6:07
原文展示:
琅玕岂不珍,玉屑竟谁饭。桧树郁冬皋,木叶辞秋苑。衿曲自悠悠,衣带日趋缓。乘月望风霄,人遥尺书断。
白话文翻译:
珍贵的琅玕难道不珍贵吗?但玉屑又有谁能当作饭吃呢?桧树在冬日的沼泽边郁郁葱葱,树叶却从秋天的园子里飘落。心中的曲调自在悠扬,衣带也日渐宽松。趁着月光仰望风中的云霄,人虽远,书信却已断绝。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明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晚号清远道人。其作品以戏曲最为著名,如《牡丹亭》等,诗文亦有很高成就。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是汤显祖寄给京城亲友的离合诗,表达了作者因远离京城而产生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珍贵的琅玕和无用的玉屑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珍贵事物的珍视和对无用之物的无奈。桧树和木叶的描绘,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又隐喻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衣带的宽松和乘月望风霄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作者的孤独和思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汤显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因远离而产生的孤独和无奈。通过珍贵的琅玕和无用的玉屑的对比,以及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琅玕”指的是什么? A. 美玉 B. 宝石 C. 珍珠 D. 金子
“玉屑竟谁饭”中的“玉屑”比喻什么? A. 珍贵之物 B. 无用之物 C. 美食 D. 药物
“桧树郁冬皋”中的“冬皋”指的是什么? A. 冬天的山谷 B. 冬天的沼泽地 C. 冬天的森林 D. 冬天的草原
“衣带日趋缓”表达了什么? A. 衣带变长 B. 衣带变短 C. 人因忧思而消瘦 D. 衣带变宽
答案:1. A 2. B 3. B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