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7:17
兀坐时看屋,閒居昼掩门。
吴吟聊遣兴,楚些欲招魂。
否泰宜周易,行藏付鲁论。
不须伤老大,眠食度朝昏。
我独自坐着,时不时看着屋子,
闲居的日子里,白天将门紧闭。
吟唱吴地的诗歌,聊以发泄我的兴致,
楚地的歌声,仿佛在唤醒我的灵魂。
否与泰的变化,适合用《周易》来解读,
行与藏的道理,可交给《鲁论》来讨论。
不必为年老而感伤,
只需安然度过每个白天和黑夜。
王之道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常体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于哲学思考的深入。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本诗创作于王之道晚年,可能是他在经历了诸多世事后,对生活的一种反思与感悟。他在诗中表达了对闲居生活的欣赏,以及对于哲理的探索。
《和因格非见寄二首》展现了王之道对于闲适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追求。在诗的开头,诗人以“兀坐时看屋”来描绘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体现出一种无所事事的悠闲,给人一种恬淡、安适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吴吟聊遣兴”,这不仅是对吴地文化的欣赏,也是一种自我情感的发泄。通过吟唱,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文化结合,表现出一种心灵的释放。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王之道引入了《周易》的哲学思考,提到“否泰宜周易”,表达了对人生变化的深刻理解。人生如同《周易》中的阴阳变化,否与泰并存,强调了对待生活的态度——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应以平常心来应对。最后一句“不须伤老大,眠食度朝昏”更是直接表达了对年老的淡然态度,强调了生活的平淡与真实。
整首诗构建了一个宁静、反思的氛围,体现了王之道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与对闲适生活的热爱,给人一种淡泊明志的感受。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闲适生活的重要性,提倡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探索与思考。
“兀坐时看屋”中的“兀”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否泰”指的是?
“不须伤老大”的意思是?
王之道的闲适与李白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李白在《将进酒》中强调的是人生的短暂与及时行乐,而王之道则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着不同的侧重,前者激昂澎湃,后者则显得沉稳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