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2:19
强插梨花做小春,风前诗思有余清。
路逢野老那知姓,耳听幽禽自唤名。
岁晚山林松桧色,天寒关塞鼓鞞声。
枕流潄石君无笑,我欲岩居学子荆。
我强行插上梨花,仿佛迎接小春的到来,
在风中,诗意的思绪愈加清晰。
路上偶遇一位老者,不知他姓什么,
耳边传来幽鸟的鸣叫,仿佛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岁末时节,山林中松树和桧树的颜色愈发浓厚,
寒天里,关塞传来鼓声,响起鞞声。
我在溪水旁枕石而卧,你却无意而笑,
我想在山岩中隐居,学习荆轲的风范。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的自然景象,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前两句以“强插梨花”开头,给人一种不拘泥于时节的洒脱感觉,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迫切渴望。接下来的描写通过“路逢野老”和“耳听幽禽”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老者的无名和鸟儿的自在构成了诗的另一层意境,反映了诗人在世俗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岁晚山林松桧色”一句,展现了冬季山林的苍翠,给人以清冷却又坚韧的感觉,表现了自然的沉静和岁月的流逝。而“天寒关塞鼓鞞声”则引入边塞的背景,暗示着外部环境的动荡,与诗人内心的安宁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枕流潄石”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对自然、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清新明快的表象下,蕴含着深刻的哲思与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审美情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求,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思。
诗中提到的“强插梨花”表示什么?
诗人描述的“岁晚山林松桧色”意味着什么?
“我欲岩居学子荆”中“荆”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