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醉中题鲛绡诗》

时间: 2025-05-01 22:35:09

诗句

天地虽虚廓,惟海为最大。

圣王皆祀事,位尊河伯拜。

祝融为异号,恍惚聚百怪。

二气变流光,万里风云快。

灵旂摇红纛,赤虬喷滂湃。

家近玉皇楼,彤光照世界。

若得明月珠,可偿逐客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35:09

原文展示

醉中题鲛绡诗
作者:苏轼

天地虽虚廓,惟海为最大。
圣王皆祀事,位尊河伯拜。
祝融为异号,恍惚聚百怪。
二气变流光,万里风云快。
灵旂摇红纛,赤虬喷滂湃。
家近玉皇楼,彤光照世界。
若得明月珠,可偿逐客债。

白话文翻译

天地虽然广阔,但唯有海洋最为辽阔。
历代圣王都进行祭祀活动,河伯的地位也受到尊敬。
祝融则是一个特异的称号,朦胧中聚集了百般奇异的现象。
二气交融,流光溢彩,万里之间风云变幻迅速。
灵旗摇曳,红色的旌帜迎风飘荡,赤虬龙喷出滔滔洪水。
我家靠近玉皇楼,红光照耀着整个世界。
若能得到明珠月亮,可以偿还我漂泊在外的债务。

注释

  • 鲛绡:一种轻薄的丝绸,古代常用来做衣物。
  • 祝融:火神的名字,象征火焰与光明。
  • 二气:指阴阳二气,古代哲学中的基本概念。
  • 灵旂:神灵的旗帜,表示神圣和威严。
  • 玉皇楼:道教中代表天界的宝座或建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文、赋等多个领域,风格多样,语言自然流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与丰富的情感。

创作背景

《醉中题鲛绡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诗中充满了对浩瀚大海的赞美,表达了他的豪情与壮志。

诗歌鉴赏

《醉中题鲛绡诗》是一首展现自然壮丽与人情世故的诗作,诗中描绘了海洋的广阔和变化无常,展现了苏轼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奔放而又自由的情感。

诗的开头“天地虽虚廓,惟海为最大”,便以广阔的天地与浩瀚的海洋作对比,展现出海洋的壮丽与无边。接着,诗人提到圣王的祭祀与河伯的尊重,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而“祝融为异号,恍惚聚百怪”则通过火神的象征,展现了神秘与变化的自然现象,进一步深化了对宇宙的思考。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灵旂、赤虬等意象,表现出一种神秘壮丽的气象,仿佛在描绘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最后一句“若得明月珠,可偿逐客债”,则将个人的渴望与自然的壮观结合起来,表现了对人生与理想的追求。这种情感的融合,使得全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生命的感慨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地虽虚廓,惟海为最大:虽然天地广阔,但海洋是最为辽阔的,暗示着无边的自然。
  • 圣王皆祀事,位尊河伯拜:古代的圣王都要进行祭祀,显示人们对自然神灵的尊重。
  • 祝融为异号,恍惚聚百怪:祝融作为火神,象征着变化与神秘,表现了自然的奇妙。
  • 二气变流光,万里风云快:阴阳二气交融,形成了流光溢彩的景象,描绘了自然的迅速变化。
  • 灵旂摇红纛,赤虬喷滂湃:灵旗与赤虬龙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观的意境。
  • 家近玉皇楼,彤光照世界:家靠近象征天界的玉皇楼,红光照耀四方,表现出人间与天界的联系。
  • 若得明月珠,可偿逐客债:借得明月珠可还清在外漂泊的债务,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归属感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海洋比喻为自然的最广阔,暗示人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的情感与行为,使诗意更加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浩瀚海洋的敬畏、对传统文化的承继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豁达的胸怀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辽阔与无边,代表自然的力量与神秘。
  • 祝融:火的象征,代表变化与生机。
  • 灵旂:神圣的象征,代表人与自然的和谐。
  • 明月珠:象征理想与归属,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着变化与神秘? a) 海
    b) 祝融
    c) 明月珠

  2. “天地虽虚廓,惟海为最大”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渺小感
    b) 对人类的自大感
    c) 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3. 诗中的“赤虬”指的是什么? a) 龙
    b) 虎
    c) 龟

答案

  1. b) 祝融
  2. a) 对自然的渺小感
  3. a) 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苏轼的《醉中题鲛绡诗》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苏轼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敬畏与哲思,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个人的豪情与奔放。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宋诗选注》

相关查询

襄鄂百咏 捣油翁 今日 寿太师 其七 寿太师 其九 寿太师 其八 寿太师 其六 寿太师 其五 寿太师 其四 寿太师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炳炳焤焤 前倨后恭 瓜字旁的字 大卞 包含琪的词语有哪些 宾客如云 坐不重席 资缘 旷淡 造天立极 初开头的成语 长安少年 畔臣 瓦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