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0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01:39
立春祀太乙
晏殊 〔宋代〕
紫毛双节引青童,一片空歌韵晓风。
太昊兹辰授春令,莺旗应在矞云中。
在这春天的节气里,紫色翅膀的双节鸟引导着青色的童子,一片空灵的歌声在清晨的微风中回荡。太昊在这一天发布春天的命令,黄莺的旗帜应该在阳光照耀的云层中飞扬。
“太昊”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重要人物,代表着自然界的力量与春天的开始。每年的立春,民间会举行祀神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晏殊(991年-1055年),字叔原,号晏家,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诗词作品以清新、婉约著称,常表达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作于立春时节,恰逢新春的开始,诗人借此寄托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表现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和热爱。
《立春祀太乙》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作,诗人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的复苏。首句“紫毛双节引青童”不仅描绘了春天的鸟儿,更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紫色的鸟儿象征着春天的色彩,而“青童”则是生命的代表,两者结合,生动地勾勒出春天的画面。
第二句“一片空歌韵晓风”,则通过声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清晨的微风中,似乎回荡着春天的歌唱,这种感觉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春光明媚的自然之中。
接下来的“太昊兹辰授春令”,不仅是对春天来临的肯定,也是对自然力量的尊重。太昊作为春天的象征,赋予了春天生命与希望,传达出人们对春天的期待。
最后一句“莺旗应在矞云中”将整首诗的意境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黄莺的叫声和飞舞的姿态,似乎在向人们宣告春天的真正到来。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清新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到来,传达出对新生与希望的期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与生命的活力。
诗中提到的“紫毛双节”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花朵
B. 紫色的鸟儿
C. 青色的树叶
“太昊”在诗中代表什么?
A. 冬天
B. 春天的神明
C. 夏天的使者
诗中“空歌韵晓风”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寂静
B. 清晨的美好
C. 夜晚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