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6:00
一萼红·倚阑干
作者:张炎 〔宋代〕
倚阑干。问绿华何事,偷饵九还丹。
浣锦溪边,餐霞竹里,翠袖不倚天寒。
照芳树晴光泛晓,护么凤无处认冰颜。
露洗春腴,风摇醉魄,听笛江南。
树挂珊瑚冷月,叹玉奴妆褪,仙掾诗悭。
谩觅花云,不同梨梦,推篷恍记孤山。
步夜雪前村问酒,几消凝把做杏花看。
得似古桃流水,不到人间。
我靠着栏杆,问那绿华花为何事,偷偷地寻觅九还丹的路。
在浣洗锦绣的溪边,享受着霞光的照耀,在竹林中,翠袖不敢倚靠寒冷的天空。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芳树,护着那只凤凰,无处可认得她的冰冷容颜。
露水洗净了春日的丰腴,微风摇曳醉人的心魄,听着江南的笛声。
树梢挂着冷月似的珊瑚,叹息着玉奴的妆容褪去,仙人也因诗作愁苦。
徒然寻找花云,却与梨花梦境不同,推开帆篷恍惚间忆起孤山。
步行在夜雪前的村庄问酒,几度消磨着凝望杏花的时光。
得到如古桃流水般的景致,却不在凡间。
作者介绍:张炎,字子昂,号雪窗,宋代词人,生于南宋时期,以词风清雅、婉约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女性之美,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交融,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萼红·倚阑干》是张炎的经典作品之一。全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在自然中闲适的心境。开篇的“倚阑干”便营造了一个优雅的环境。诗人用“问绿华何事,偷饵九还丹”引入对长生的幻想,表现出对逝去青春的感慨。
接下来的描写中,通过“浣锦溪边,餐霞竹里”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女子的柔美,给人以清新之感。“照芳树晴光泛晓”则是晨光初照的意象,寓意新的开始。整首词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渴望,特别是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词中涉及的意象丰富多彩,既有自然景物,也有人物情感,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最后一句“得似古桃流水,不到人间”则是对人间情感的无奈,表达出一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与人物情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倚阑干”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寂寞
B. 闲适
C. 愤怒
答案:B
“九还丹”象征了什么?
A. 长生不老的愿望
B. 美食
C. 旅行
答案:A
诗中提到的“翠袖”指代什么?
A. 自然景物
B. 美丽的女子
C. 一种植物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