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楼令/唐多令》

时间: 2025-05-09 02:13:10

诗句

天净雨初晴。

秋清人更清。

满吟窗、柳思周情。

一片香来松桂下,长听得,读书声。

闲处卷黄庭。

年年两鬓青。

佩芳兰、不系尘缨。

傍取溪边端正月,对玉兔、话长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13:10

原文展示:

南楼令/唐多令
作者: 张炎 〔宋代〕

天净雨初晴,
秋清人更清。
满吟窗柳思周情。
一片香来松桂下,
长听得,读书声。

闲处卷黄庭,
年年两鬓青。
佩芳兰不系尘缨,
傍取溪边端正月,
对玉兔话长生。

白话文翻译:

在雨后初晴的天空下,
秋天的清新让人心情愉悦。
在窗前吟诵着柳树的思绪,思念着周围的人情。
一阵香气飘来,来自松树和桂花的芬芳,
长久以来,我都能听到读书的声音。

在闲适的环境中卷起《黄庭经》,
年年岁岁,两鬓渐渐变白。
佩戴着芳兰,不沾尘世的繁杂,
在溪边取来端正的月亮,
与玉兔一起谈论长生不老的事。

注释:

  • 天净雨初晴:天色晴朗,刚刚下过雨。
  • 秋清人更清:秋天的空气清新,人也变得清爽。
  • 满吟窗柳思周情:在窗边吟唱,感慨柳树,引发对周围人情的思念。
  • 一片香来松桂下:一阵香气从松树和桂花下飘来。
  • 读书声:指的是读书的声音。
  • 闲处卷黄庭:在闲适的地方卷起《黄庭经》(道教经典)。
  • 年年两鬓青:年复一年,两鬓渐渐变白。
  • 佩芳兰不系尘缨:佩戴芳兰花,不沾染尘世的烦恼。
  • 傍取溪边端正月:在溪边取一轮清晰的月亮。
  • 对玉兔话长生:与玉兔一起谈论长生不老的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炎,字仲明,号惭愧,宋代词人,以词作见长,尤其擅长豪放与婉约兼具的风格,作品中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创作背景
《南楼令/唐多令》创作于张炎的晚年,正值人生的反思阶段,诗中透出对自然的欣赏和人生态度的思索,反映了他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南楼令/唐多令》给人一种唯美而清新的感觉。张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雨后的秋天,展现了自然界的纯净和人内心的宁静。在“天净雨初晴,秋清人更清”中,不仅传达了自然的美好,更隐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随后的景象描绘,窗前的柳树、飘来的香气,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

在诗的后半部分,张炎通过对“黄庭经”的提及,表现出他对道教哲学的向往与理解,反映了他内心的求道之情。而“年年两鬓青”更是道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与思索。最后,通过“对玉兔话长生”,将自然与人类的理想结合,展现出一种对长生不老的追求,诗人似乎在探讨怎样在尘世中保持纯真和宁静。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哲理深刻、情感真挚为特点,展现了张炎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净雨初晴:描绘了雨后晴朗的天空,象征一种新生与希望。
  • 秋清人更清:秋天的清新让人心境愈加澄明,暗示内心的安宁。
  • 满吟窗柳思周情:吟诵柳树时,思念身边的亲友,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 一片香来松桂下:自然的香气使人感到愉悦,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 长听得,读书声:诗人沉浸于书香之中,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望。
  • 闲处卷黄庭:在宁静的环境中,研读经典,表现出诗人的追求。
  • 年年两鬓青:岁月流逝,感慨人生的短暂。
  • 佩芳兰不系尘缨: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追求精神的高洁。
  • 傍取溪边端正月:自然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理想结合。
  • 对玉兔话长生:象征着追求长生的理想与哲学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将自然景物与人情相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拟人:描绘柳树和书声,使自然景物更具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音韵和结构上均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描绘生活中的小细节,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的纯净与无暇。
  • :代表成熟与思考,象征人生的深刻。
  • :象征柔情与思念,传达对人情的眷恋。
  • :象征美好与愉悦,反映生活的细腻。
  • :象征理想与追求,体现诗人哲学的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天净雨初晴”中的“净”字意为: A. 干净
    B. 清澈
    C. 明亮
    D. 静谧

  2. 诗中提到的“黄庭经”是什么? A. 佛教经典
    B. 道教经典
    C. 儒家经典
    D. 文学作品

  3. “年年两鬓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愤怒
    C. 感慨
    D. 忧伤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张炎的《南楼令/唐多令》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均描绘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张炎的诗更注重细腻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苏轼则在诗中融入了更多的历史背景与豪放的气势。两者都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张炎词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杨柳枝六首 其二 通州道中作至元四年春 杨柳枝词 其一 杨柳枝 杨柳枝 其四 杨柳枝 其三 杨柳枝 其二 杨柳枝 其一 杨柳枝 杨柳枝词四首 其三 杨柳枝词四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玩弄词藻 稳操胜算 寸字旁的字 日近长安远 包含敌的成语 竦慕 禽缚 包含两的词语有哪些 击结尾的成语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門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刘阮 克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甘膳 盘根问底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油浇火燎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