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0:29
满庭芳·小春
作者:张炎(宋代)
晴皎霜花,晓熔冰羽,开帘觉道寒轻。
误闻啼鸟,生意又园林。
闲了凄凉赋笔,便而今不听秋声。
消凝处,一枝借暖,终是未多情。
阳和能几许,寻红探粉,也恁忺人。
笑邻娃痴小,料理护花铃。
却怕惊回睡蝶,恐和他草梦都醒。
还知否,能消几日,风雪灞桥深。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霜花,晨曦融化了冰羽,打开窗帘时觉得寒气轻盈。
误听到鸟儿啼鸣,春意在园林中再度苏醒。
闲来无事写下凄凉的诗句,而如今却不想再听秋天的声音。
在温暖的地方,一枝花借来阳光,但终究不算太多情。
阳光和暖意能有多少,去寻找红花和粉花,也让人心生欢喜。
看到邻家的小孩傻傻的笑,忙着照看花铃。
只怕惊动了正在酣睡的蝴蝶,生怕它也会和草梦一同醒来。
还知道吗,能抵挡几日,风雪在灞桥深处依然。
“灞桥”是指灞河上的桥,历史上著名的地点,常用来象征离别与思念。“春”与“秋”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被用来表现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变化。
作者介绍:张炎,字文仲,号白华,南宋时期的词人。他的词风清新、婉丽,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词作创作于初春时节,表达了春天的温暖与花开的生机,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满庭芳·小春》以清新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开头几句通过描写霜花和冰羽,营造出一种清晨的寂静与寒意,作者在此刻感受到春天的到来。误听鸟鸣,似乎是春天的生机在悄然复苏。接着,作者通过“闲了凄凉赋笔”表达了对往昔秋天的怀念和对当下春天的珍惜。
词中的“阳和能几许,寻红探粉”,不仅表现了春天的活力,也隐含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小孩的笑声和花铃的描绘则透出一种生活的乐趣和无忧的天真,形成了对比,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他担心惊醒正在梦中的蝴蝶,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不舍。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瞬间的留恋,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使用了比喻(“冰羽”比喻冰的纤细)、拟人(“误闻啼鸟”暗示鸟儿的活泼)、对仗等手法增加了诗的韵律感和意境。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珍惜,同时蕴含了对生活的感悟,反映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描写的初春景象主要通过哪些意象表现?
“却怕惊回睡蝶”中,蝴蝶象征什么?
词的作者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