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4:31
真珠帘·绿房几夜迎清晓
作者:张炎 〔宋代〕
绿房几夜迎清晓,光摇动素月溶溶如水。
惆怅一株寒,记东阑闲倚。
近日花边无旧雨,便寂寞何曾吹泪。
烛外。谩羞得红妆,而今犹睡。
琪树皎立风前,万尘空独挹飘然清气。
雅淡不成娇,拥玲珑春意。
落寞云深诗梦浅,但一似唐昌宫里。
元是。是分明错认,当时玉蕊。
在幽静的房间里,几夜迎接清晨,月光摇曳,如同融化的水。
我惆怅地看着一株寒梅,记得在东边的栏杆上闲倚。
最近花边没有旧日的雨水,内心的寂寞,难道有谁会为我拭去泪水?
烛光外,羞怯的妆容,至今仍在沉睡。
琪树在风中皎洁地矗立,万物的尘埃都无法干扰我飘然的气息。
那样雅淡却不娇媚,拥抱着玲珑的春意。
在这落寞的云深处,诗梦也显得浅薄,恰似唐代昌宫中的景象。
原本就是,分明是错认了,当时的玉蕊。
张炎,字季直,号白云,宋代著名词人,擅长描写柔情细腻的词作。他的作品多表现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哀愁,风格独特,情感深邃,常以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著称。
《真珠帘·绿房几夜迎清晓》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时期。诗人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孤寂生活的感慨,反映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结合。
这首词在意象构建上极为精妙,开头“绿房几夜迎清晓”,描绘出一幅幽静、清晨的画面。夜的沉寂与清晨的到来形成鲜明对比,令读者感受到一种在静谧中蓄积的情感。接着“光摇动素月溶溶如水”,月光的描写既细腻又充满了灵动感,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情绪。
词中反复出现的“惆怅”,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对过往的追忆。尤其是“近日花边无旧雨”的句子,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失落。诗中提到的“烛外”与“谩羞得红妆”,又将情感推向了一个新的层次,描绘了因孤独而懒于打扮的状态。
整首词的意象层次丰富,气氛恰到好处,既有春天的盎然生机,也有对往昔的深情回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词人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情感共鸣。
整首词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当下孤独生活的感慨。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将内心的惆怅与对春天的向往融合在一起,展示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张炎是哪个朝代的词人?
诗中提到的“绿房”象征什么?
“光摇动素月溶溶如水”中,月光被比喻成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