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2:25
作者: 张炎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秋风吹碎江南树,石床自听流水。
别鹤不归来,引悲风千里。
馀音犹在耳。有谁识醉翁深意。
去国情怀,草枯沙远,尚鸣山鬼。
客里。可消忧,人间世寥寥几年无此。
杏老古坛荒,把凄凉空指。
心尘聊更洗。傍何处竹边松底。
共良夜,白月纷纷,领一天清气。
秋风吹得江南的树叶飘零,静静的石床上我听着潺潺流水声。
离去的白鹤不再归来,带来了千里之外的伤感。
耳边余音仍在,有谁能理解我这个醉翁的深情厚意?
离开故国的情怀,荒草沙丘遥远,山间的鬼声依然在回荡。
身在异乡,如何消除忧愁?人世间如此短暂,难得此时。
杏树已老,古老的坛子荒废,徒然指向凄凉。
心中的尘埃勉强再洗,何处是竹边松下的归宿?
共度这良夜,白月如洗,带来一丝清新的气息。
“白鹤”常用以比喻孤独和离别,源于古诗中常用的意象。诗中提到的“醉翁”,引自王维的《醉翁亭记》,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感慨。
作者介绍:
张炎,字无垢,号文圭,宋代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丽,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张炎流亡生涯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宋代动荡的社会环境。
《徵招》是张炎在秋风萧瑟的季节中,借景抒情的一首佳作。诗中通过描绘江南树木在秋风中飘落的景象,引发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人以“别鹤不归来”来象征离别之痛,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同时,诗中提到的“山鬼”则暗示了孤独与无奈,强化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张炎通过“心尘聊更洗”的自我反省,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与超然。最后的“共良夜,白月纷纷”,则给人以宁静与清新的感受,似乎在提醒读者:即便人生短暂,也应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情感深邃而细腻。
诗词测试:
诗中“别鹤”象征什么?
“心尘聊更洗”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