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7:53
拔草不拔根,塞水不塞源。
忽然草生更水长,败却禾稼仍滔天。
老夫昔岁得淋疾,初谓一日今两年。
服药六千六百琖,望舒二十二回圆。
偶逢周郎顾,一咏擒二竖。
发药何用多,刀圭起沉痼。
向来肝肠痛如割,今来疾痛全然脱。
捉著根源尽扫除,周郎神毉天下无。
这首诗的意思是:拔掉草根并不真正解决问题,就像堵住水流也无法阻止源头的涌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草又生长,水又流长,田地的禾稼依然遭受洪水的侵袭。作者回忆自己曾经得过淋病,最初只觉得只是小病,没想到一拖就是两年。服用了六千六百颗药丸,整整经过了二十二个月的月圆之夜。偶然遇见周郎,听他一首诗,竟然抓住了我心中的痛楚。用药何必如此繁多,直接开刀才是治愈病痛的根本之法。过去肝肠寸断的痛苦,现如今已完全解除。终于捉住了病因,周郎的医术真是无与伦比。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水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其作品多以白话文写成,易于传诵。
这首诗写于杨万里晚年,表达了他对疾病的深切体验以及对医治方法的思考。反映出当时医学水平与个人健康的密切关系,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疾病的深刻理解与对医治的反思。开头两句“拔草不拔根,塞水不塞源”引人深思,揭示了表面治疗和根本治疗之间的关系。诗人用“老夫昔岁得淋疾”来回忆自己与疾病的斗争,带有一种无奈与痛苦的情感。反复服药却未能根治,反映出当时医学的局限性。
诗中提到的“偶逢周郎顾,一咏擒二竖”,表达了对周郎医术的仰慕和信任,体现了作者在病痛中仍能寻求希望与帮助的积极态度。最后,通过“捉著根源尽扫除,周郎神毉天下无”表现出对医治成功的喜悦与感激,展现了对生命与健康的尊重。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有对医学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这首诗通过描绘个人与疾病的斗争,探讨了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强调了根本治疗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医术的尊重。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周郎”指的是谁?
a) 医生
b) 诗人
c) 朋友
d) 学者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淋疾”指的是__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拔草不拔根”是指表面问题的处理。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