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甘露子一名地蚕》

时间: 2025-05-02 04:51:46

诗句

甘露子,甘露子,唤作地蚕亦良似。

不食柘叶不食桑,何须走入地底藏。

不能作茧不上簇,如何也蒙赐汤沐。

呼我果,谓之果,呼我蔌,谓之蔌。

唐林晁错莫逢它,高阳酒徒咀尔不摇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1:46

原文展示

甘露子,甘露子, 唤作地蚕亦良似。 不食柘叶不食桑, 何须走入地底藏。 不能作茧不上簇, 如何也蒙赐汤沐。 呼我果,谓之果, 呼我蔌,谓之蔌。 唐林晁错莫逢它, 高阳酒徒咀尔不摇牙。

白话文翻译

甘露子,甘露子,称作地蚕也不错。它不吃柘树叶,也不吃桑叶,何必藏身于地下呢?不能织茧,不上簇,又如何能享受那精美的汤沐?叫我果,便是果,叫我蔬,便是蔬。唐代的林晁错又未曾遇见过它,高阳的酒徒也只是啃着它,却不摇动牙齿。

注释

  • 甘露子:一种植物,学名为“甘露子”,在古代常被用作食物。
  • 地蚕:指一种生活在地下的虫子,实际上是对甘露子的形象比喻。
  • 柘叶、桑:柘树和桑树的叶子,通常是蚕的食物。
  • 作茧:蚕在成熟时会用丝线织成茧。
  • 汤沐:指一种美味的汤。
  • 唐林晁错:可能指的是唐代的林晁错,一个文学人物。
  • 高阳酒徒:指高阳的酒徒,可能是对某种社会风气的讽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籍,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其诗以清新、自然、质朴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杨万里在诗中以甘露子为主题,借此表达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反映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甘露子一名地蚕》是一首极具趣味的诗,诗中通过对甘露子的描绘,展示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诗的开头以“甘露子,甘露子”反复吟唱,形成了强烈的节奏感,吸引读者的视线。接着,他指出了甘露子的非凡之处,这种植物不依赖于传统的蚕食物,而是独立于地下生长,展现出其独特的生存方式。

诗人在描述甘露子的同时,隐含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反思。甘露子不作茧、不藏身,这种自由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束缚的拒绝和对自然本真的向往。后面的“呼我果,谓之果,呼我蔬,谓之蔬”则用简单的对仗,强调了甘露子的多样性和独立性。

整首诗虽简短,却蕴含了丰富的哲理,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甘露子,甘露子:开头的重复,显示了诗人对甘露子的喜爱与关注。
  2. 唤作地蚕亦良似:称甘露子为“地蚕”,表现它的特性,与传统的蚕形成对比。
  3. 不食柘叶不食桑:指出甘露子不以传统蚕的食物为生,展现其独立性。
  4. 何须走入地底藏:质疑甘露子为何要隐藏于地下,表现出一种对自由的向往。
  5. 不能作茧不上簇:强调甘露子无法像蚕那样织茧,暗示其生存状态的独特。
  6. 如何也蒙赐汤沐:质疑甘露子如何能享受美食,表明一种自嘲的幽默感。
  7. 呼我果,谓之果:反复的呼唤,强调甘露子的多重身份。
  8. 呼我蔌,谓之蔌:同样的格式,显示出对甘露子的多样性。
  9. 唐林晁错莫逢它:提到历史人物,暗示甘露子的独特与难得。
  10. 高阳酒徒咀尔不摇牙:用酒徒的形象,表现出对甘露子的品味,隐含一种讽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甘露子比作地蚕,生动形象。
  • 对仗:如“呼我果,谓之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复:通过反复的方式强调主题,增强记忆点。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甘露子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独立性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反思。这种独特的视角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多样性,也暗示了人类在面对此类现象时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分析

  • 甘露子:象征自然的独立和自由。
  • 地蚕:借喻传统与现代的对比,暗示社会变迁。
  • 汤沐:代表美好生活的象征,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甘露子被称作哪种虫子?

    • A. 地蚕
    • B. 蚕
    • C. 蜜蜂
    • D. 蚂蚁
  2. 甘露子不食哪种叶子?

    • A. 桃叶
    • B. 柘叶
    • C. 梨叶
    • D. 橙叶
  3. 诗中提到的“高阳酒徒”是指什么?

    • A. 酒徒
    • B. 诗人
    • C. 农夫
    • D. 学者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甘露子一名地蚕》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通过自然描写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杨万里通过甘露子表现自由与独立,而白居易则通过草的枯荣传达生命的无常与感伤,二者在主题表达上有着明显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杨万里诗集》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张中乐屯田知永州 永叔寄诗八首并祭子渐文一首因采八诗之意警 寄滁州欧阳永叔 凝碧堂 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 送李中舍袭之宰南郑 送谢师厚太博通判汾州 绝句五首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九望僊亭 乌啄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审的 聿字旁的字 矢志不摇 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悲欢离合 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有物有则 岿然不动 枯树生花 斑榖 革字旁的字 漫漫长夜 廾字旁的字 讨嚣 凵字底的字 麻字旁的字 顶班 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