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1:46
甘露子,甘露子, 唤作地蚕亦良似。 不食柘叶不食桑, 何须走入地底藏。 不能作茧不上簇, 如何也蒙赐汤沐。 呼我果,谓之果, 呼我蔌,谓之蔌。 唐林晁错莫逢它, 高阳酒徒咀尔不摇牙。
甘露子,甘露子,称作地蚕也不错。它不吃柘树叶,也不吃桑叶,何必藏身于地下呢?不能织茧,不上簇,又如何能享受那精美的汤沐?叫我果,便是果,叫我蔬,便是蔬。唐代的林晁错又未曾遇见过它,高阳的酒徒也只是啃着它,却不摇动牙齿。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籍,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其诗以清新、自然、质朴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民生疾苦。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杨万里在诗中以甘露子为主题,借此表达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反映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杨万里的《甘露子一名地蚕》是一首极具趣味的诗,诗中通过对甘露子的描绘,展示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诗的开头以“甘露子,甘露子”反复吟唱,形成了强烈的节奏感,吸引读者的视线。接着,他指出了甘露子的非凡之处,这种植物不依赖于传统的蚕食物,而是独立于地下生长,展现出其独特的生存方式。
诗人在描述甘露子的同时,隐含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反思。甘露子不作茧、不藏身,这种自由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束缚的拒绝和对自然本真的向往。后面的“呼我果,谓之果,呼我蔬,谓之蔬”则用简单的对仗,强调了甘露子的多样性和独立性。
整首诗虽简短,却蕴含了丰富的哲理,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通过对甘露子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独立性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反思。这种独特的视角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多样性,也暗示了人类在面对此类现象时的无奈与思考。
甘露子被称作哪种虫子?
甘露子不食哪种叶子?
诗中提到的“高阳酒徒”是指什么?
杨万里的《甘露子一名地蚕》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通过自然描写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杨万里通过甘露子表现自由与独立,而白居易则通过草的枯荣传达生命的无常与感伤,二者在主题表达上有着明显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