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4:34
游善权寺
邵璨 〔明代〕
玉带桥边辍榻来,
桧香松暖寺门开。
饥猿隔涧窥红果,
老鹤沿阶啄紫苔。
豪客漫夸诗胜偈,
高僧自说镜非台。
軞车历遍黄金界,
九斗坛前趁月回。
在玉带桥边,我停下脚步休息,
松柏的清香温暖着寺门开启。
饥饿的猿猴在山涧那边偷看红果,
老鹤在台阶上啄食紫色苔藓。
豪杰们随意夸赞诗词胜过佛教的偈语,
高僧却自言自语,这镜子不是台子。
轿车经过金色的极乐世界,
在九斗坛前,我欣赏着月光的回归。
邵璨,明代诗人,以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著称,作品清新脱俗,情感真挚。他的诗常常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哲理。
《游善权寺》写于邵璨游览善权寺的过程中,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特别是对世俗与精神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宗教与自然的双重热爱。
《游善权寺》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诗作,充满了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哲思。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游览善权寺时的环境,玉带桥边的宁静与温暖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的氛围。紧接着,通过饥猿和老鹤的描写,诗人不仅突出了自然界的生机,还隐含了对生命的思考,尤其是对人类欲望的反思。
在对比中,诗人通过“豪客漫夸”和“高僧自说”展现了世俗与宗教的冲突。豪客们的夸赞与高僧的自省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价值观的碰撞。最后两句,诗人将目光投向更深的精神领域,提及“黄金界”和“九斗坛”,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精神的深刻思考,表达出一种对世俗与宗教、欲望与超脱的反思与追求。
《游善权寺》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邵璨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动物不包括?
A. 猿猴
B. 鹤
C. 鸟
“豪客漫夸诗胜偈”反映了什么主题?
A. 世俗的追求
B. 自然的美
C. 宗教的信仰
邵璨的《游善权寺》与王维的《终南山》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的思考。邵璨在世俗与宗教之间的思考与王维在孤独与自然的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不同的思想境界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