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竹枝》

时间: 2025-04-28 00:20:22

诗句

城西门外滟预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20:22

诗词名称: 竹枝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城西门外滟预堆,
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
少时东去复西来。


白话文翻译:

在城西门外的水波中,年年都有堆积的浪花,波涛翻滚却无法摧毁它们。人心的懊恼和不安不如坚石,年少时东去又西归,似乎总是难以安定。


注释:

  • 滟预堆: “滟”指水波荡漾,“预堆”意为堆叠在一起。合起来指水波在岸边堆叠。
  • 懊恼: 懊恼指心中不快、烦恼的情绪。
  • 不如石: 指人心的烦恼和石头的坚硬相比,显得脆弱。
  • 少时: 指年轻的时光。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东去复西来”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寓意着人生的旅途多变,像水波一样难以把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表现社会现实和人情世态,兼具幽默感和讽刺意味。

创作背景:

《竹枝》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浮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自己对人情世态的思考,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歌鉴赏:

《竹枝》通过描绘城西门外的水波,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中前两句以水波的持续存在为引,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不变。尽管波浪年年翻滚,却始终无法摧毁岸边的堤岸,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韧性。

后两句则转向人心的情感,诗人用“懊恼人心不如石”来表达人的烦恼与脆弱,强调了人心的敏感和多变。与此同时,提到“少时东去复西来”,让人联想到人生的旅程,总是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心的对比,展现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城西门外滟预堆: 描绘出水波荡漾的场景,营造出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2. 年年波浪不能摧: 强调了水波的持久性,象征着生命的坚韧。
  3. 懊恼人心不如石: 通过对比,揭示了人心的脆弱和不安。
  4. 少时东去复西来: 反映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成长的历程。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波浪”比喻人生的起伏,表现生活的不易。
  • 对仗: 诗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传达了坚韧与安定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波: 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石头: 代表坚韧和不变的品质。
  • 东去西来: 反映人生旅程的多变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年年波浪不能摧”意指什么?

    • A) 水波强大
    • B) 人心脆弱
    • C) 自然的力量
    • D) 时间的流逝
  2. “懊恼人心不如石”中“石”代表什么?

    • A) 坚韧
    • B) 脆弱
    • C) 水
    • D) 变化

答案:

  1. C) 自然的力量
  2. A) 坚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 by 柳宗元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江雪》: 同样以自然为背景,表现孤独的情感。
  • 《静夜思》: 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人心的柔软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汉宫春 借寓耕石山房 汉宫春 人日雪 汉宫春 腊梅,和子野,并谱四声。子野词出梅苑 汉宫春 其二 送陈子万归荆溪 汉宫春 其一 除夕,时予年四十九 汉宫春(即事) 汉宫春(生日词) 汉宫春 汉宫春 铜官山感旧 汉宫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蝗的词语有哪些 又字旁的字 义结金兰 刀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赏不当功 飞字旁的字 延颈跂踵 挈瓶之知 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治结尾的成语 山字旁的字 负薪之资 弃德从贼 悒郁 嗓眼 细巧 飞龙乘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