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5:22
中夕独依依,闲行未掩扉。
水边山出月,松上雨沾衣。
棹响初如近,萤光渐欲稀。
不甘尘内事,长与此心违。
在中秋的夜晚,我独自愁苦,悠闲地走着,却没有关上门。
水边的山上映出皎洁的月光,松树上雨水沾湿了衣裳。
船桨的声音一开始似乎很近,萤火虫的光亮渐渐变得稀少。
我不愿意沉迷于尘世的琐事,心中始终与凡俗的生活格格不入。
徐照的《中夕》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诗作。在中秋的夜晚,诗人独自徘徊于自然之中,虽身处宁静的环境,却因孤独而感到惆怅。诗的开头“中夕独依依”,便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孤单的情绪,仿佛在感慨中秋的团圆却无人与共。接下来的描写通过水边的月影与松上的雨滴,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自然美,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棹响初如近,萤光渐欲稀”中,诗人通过声音与光亮的变化,传达出时间流逝带来的孤独感,仿佛一切美好都在逐渐消逝。
最后两句“不甘尘内事,长与此心违”则是诗的情感升华,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不满与拒绝,强调了内心对自由与清净的向往。这种内外矛盾的冲突,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具有了更深的层次,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立思考与不屈追求,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的自然美,表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受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传达出一种对自由和内心宁静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人徐照生活在哪个朝代?
诗中提到的“中夕”指的是哪个节日?
“不甘尘内事”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